#
    1. 山水写生与艺术风格的建构——以王金石的山水写生实践为中心
    2.   王金石 《五溪山居图》 136cm×68cm   【摘要】山水画写生观念及其实践路径,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在山水写生与艺术家风格建构的关系中,王金石的艺术实践具有典型个案意义。其山水写生经历了早期对自然的模仿,中期对符号体系的提炼、对形式主动的建构,后期对湘西人文的自觉关注,促成了个体、自然与传统在艺术观念上的有机统一,使其艺术风格得以确立。他的山水写生实践较好 [详细...]
      2025/07/24 08:24:37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何海霞《老柯春深争缀花》中的生命寓意
    2. 现藏于何海霞美术馆的《老柯春深争缀花》,纵95cm,横177cm。画心右下角有题曰:“老柯春深争缀花”。在这幅水墨淋漓的画作中,画家描绘了一片春深时节的原始森林。画面截取树木的中下部进行刻画,省略树冠与树梢部分,重点凸显根颈处的形态与纹理。画中前景是一株盛开的玉兰树,树干用浓墨勾描,不规则的墨点配合纹路变化用以表现树瘤,最后添加焦墨皴擦,给予树干粗糙感;根颈部分则以焦墨为主,配合少许淡墨苔点,以凸显树根深嵌泥土之中的力量感。树 [详细...]
      2025/07/22 08:51:20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2025日本大阪国际水墨画艺术展 中国访日代表团组建完毕
    2. 嵇亚林 虎人卣 125×68cm 纸本 2025年 经中国组委会初审,大阪组委会终审,(公募)2025日本大阪国际水墨画艺术展中国访日代表团,7月8日组建完毕。11位嘉宾画家是(排名不分先后):嵇亚林、陈廷友、方华、江建华、周志红、赵秦、张文琪、金永祥、李永成、杨光明、刘红。其中博物院、书画院院长级嘉宾画家4人,教授和研究员3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4人,他们分别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大学、南京博 [详细...]
      2025/07/22 08:38:36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笔线道心——秦海写意花鸟画展暨精品画集首发式”将举办
    2. 《风动牵牛》 136x68cm 2024 前 言 艺海渊源,代有灵光。今威海市刘公岛管理委员会、威海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承办之“笔线道心——秦海写意花鸟画展”暨精品画集首发,七月二十六日,将于刘公岛艺术馆启幕。史韵、物华、墨彩相涵,诚艺林盛事也。 秦海先生,善写意花鸟,以形神兼备、道心涵养著于坛。昔画界伯乐、中国画研究院刘勃舒院长,偶识先 [详细...]
      2025/07/21 09:20:02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大暑,来颗“长生桃”
    2. 盛夏的桃子清香四溢,成为大暑节气的专属美味,而在丰熟甜美之外,还藏着古人长生不老的奇幻梦想。 仙桃延寿之说源远流长。《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天宫蟠桃的“名场面”令人难忘。而东方朔盗桃的故事更是将仙桃带来的长生梦演绎得淋漓尽致。相传汉武帝寿辰之日,西王母携仙桃飘然而至,献桃祝寿,并言“食之可得极寿”。汉武帝食后,对这延年益寿的珍宝爱不释手,竟想留下桃核自己种植。西王母却婉拒说:“此桃三千年一 [详细...]
      2025/07/20 09:08:26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以经典作品为炬 以崇高人格为镜——中国国家画院汇聚捐赠珍品、厚植创研根基
    2. 齐白石于1952年创作的《多子》,蒋兆和在1938年创作的《与阿Q像》,丰子恺于1960年创作的《儿童不知春 问草何故绿》,刘开渠在1946年雕塑的《母与子》,新凤霞与黄苗子、吴祖光在1987年共同完成的《寿桃》,吴瀛于1947年创作的《太湖一角》……7月13日,“经典引领 品格立院——中国国家画院(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接受无偿捐赠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展览展出了中国国家画院一年来接受的无偿捐赠 [详细...]
      2025/07/20 09:06: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牛背上的四季 笔墨间的呼吸——记南宋阎次平《四季牧牛图》卷
    2.    【藏品的故事】   阎次平,南宋画家,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他生于艺术世家,承继家学渊源,潜心钻研绘画技艺。孝宗隆兴(1163—1164)年间,阎次平任画院祗候,后获将仕郎衔,以精湛画艺在南宋画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阎次平在山水、人物绘画领域成就斐然,尤其在画牛题材上独树一帜。其留存于世的艺术珍品,如《四季牧牛图》等,皆为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详细...]
      2025/07/20 08:38:52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王西京艺术空间”在青岛盛大揭幕 六十余载艺术经典震撼亮相
    2. 著名画家王西京同志 王西京艺术空间开幕式 嘉宾合影 6月27日,在山海相依、人文荟萃的滨海城市青岛,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中国画学会主办,青岛卓琴国立商贸有限公司、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陕西省中国画学会承办的“王西京艺术空间”揭幕仪式隆重举行。来自艺术界及社会各界数百人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大的艺术盛事。 1946年出生于西安的王西京,现任中国画学会副 [详细...]
      2025/07/20 08:28:18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为期三年的中国文促会美术家写生创作行动在京启动
    2. 活动现场。 钱晓鸣 摄 “走遍中国——中国文促会美术家写生创作行动”17日在京正式启动。 中国文促会主席、行动组委会主任杨晓阳指出,“走遍中国”行动以学术性、创新性、国际性、多样性为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多维艺术实践与研究的平台,大力推动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研究的进步与繁荣。“学术性”是此项工程的根基与灵魂,通过写生创作实践、人文历史考察、专题学术研讨、写生创作成果展示等多维立体学术活动,深 [详细...]
      2025/07/19 08:57: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活脱”观在当代花鸟画创作中的现实语义
    2. 中国画自古非常重视对“生命”的表现。朱熹认为生命的表现是“活泼泼地”,鲜活的人物、自然中的动植物、四季变换的风景演绎着生命的不断更替。清代宫廷画家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提出“活脱”两字诀,正是通过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绘画表现鲜活的生命气息。“活脱”观源自邹一桂毕生的绘画实践,体现出对明清绘画程式化的反思、对唐宋花鸟画的崇尚以及考释学严谨治学之风的影响。邹一桂以文字阐述何为“活脱”以及如何达到“活脱”,并强调画唯有达到脱,“斯真画矣”。因此,在他看来,“活脱”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指导准则,是画之为画重要的评判标准,是形神兼备的思想外化,是气韵生动的深化解读,也是艺术境界的时空转化。 [详细...]
      2025/07/18 08:41:2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1.530(s)   9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