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拥抱”李晓峰2018艺术展

      作者:核实中..2018-01-12 11:42:30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1/8)“拥抱”李晓峰2018艺术展

          (2/8)观物取象6 133x65cm 纸本水墨 2017

          (3/8)15——74x69cm 纸本设色 2014

          (4/8)《家园》47x69cm 纸本设色

          (5/8)《卷荷》 李晓峰 89x60cm 2016年 纸本设色

          (6/8)《拥抱副本》 李晓峰 60x90cm 2015年 纸本设色

          (7/8)《圆融无界2》 李晓峰 直径39cm 2017年 纸本设色

          (8/8)《圆融无界3》 李晓峰 直径39cm 2017年 纸本设色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拥抱”李晓峰2018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8/01/28~2018/02/02
          展览地点:[四川]-成都市人民西路6号-(四川省美术馆)
          主办单位:四川省文联 承办:四川省美术馆 成都庐缘画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参展艺术家:李晓峰

        开幕时间:2018-01-28 15:00

        策 展 人:陈庆

        展览地点:四川省美术馆一楼主厅

        学术支持:叶莹

        支持单位:成都中嘉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R+ art、成都北大资源地产有限公司、香港合景泰富地产成都云上项目、荷兰贸易促进委员会(成都)、荷兰About Asia 文化咨询公司、创意荷兰产业促进中心


        无何有之乡

        ——李晓峰的精神家园

        我们可以想像这样一位艺术家,他渴望拥抱世间万物,渴望精神的独立自由,他游走于东西,逍遥于世间,他的作品时而明媚绚烂,时而迷离忧伤,时而繁华盛景,时而清新简素,他似乎总在追寻、总在构建,又总在突破……

        他活跃于艺术圈、时尚圈,对于时代潮流有着高度敏感,似乎有用不完的激情与热情。他从成都出发,求学北京,客居布拉格、阿姆斯特丹、台北等地,漂泊半生,在海外众多艺术机构、画廊举办画展。然而“万里行归总念乡”,如今回到成都,定居蓝顶,在成都举办他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个展,而原因只有一个——因为这里是他的故乡。

        他就是李晓峰,一个丰富而自由、敏感而深情的人。对他而言,成都似乎是记忆中模糊而理想的家园。正如那梦里青花般的“无何有之乡”。

        《庄子・逍遥游》中曾提到过一个理想的境地:“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大意是说,如今你有一棵大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这种思想虽然是庄子的“无用之用”,却成为古今来艺术家都要去建设和追寻的“无何有之乡”。

        我想也许这就是李晓峰希望将这个展览的名字定为“拥抱”的原因。他的艺术风格虽然历经变化,却始终有一颗敬畏之心,敬畏生命,敬畏伟大时代的经典,不论是文艺复兴波提切利的古典与优雅,巴洛克贝尼尼的华丽与繁复,还是维也纳分离派克里姆特的装饰与图案等等。不论以上哪种,但都有一种和谐、静穆、尔雅的气质。这也许是為什麼他的艺术总是关乎生命、关怀、与爱的同理心。他的理想国更像是一个乌托邦,那里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相互依存,没有争斗,一切都是和谐、闲舒和美好。对于一个同时拥有东西方文化背景的艺术家来说,也许他认为这才是全人类共同和永久的话题。

        其实从李晓峰在中央工艺美院读书时的作品我们就可以看出他对于时代风潮的敏感度。当时,正值中国“新潮美术”时期,其中以“生命流”表现主义为代表的艺术家将对精神自由的呐喊和对生命真实的超越奔泻而出,这些作品具有张扬生命精神,和原始主义、民间艺术的特点。这也是李晓峰在当时的选择,他把艺术回归生命的本源,拷问我们何去何从,怎样与万物同生共灭。毕业前,他在中央美院画廊举办展览,期间,捷克东方博物馆访问团看中了他,并邀请他以客座艺术家身份走入布拉格。那个充斥着浪漫中世纪神话和《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布拉格,最多的是巴洛克和哥特式艺术和建筑。这些都让他在原有生命主题的作品中,加入了华丽、宗教、神秘的元素,又与东方神秘色彩相融合,形成了更为丰富,但又隐晦难辨的寓意。

        后来,他移居到阿姆斯特丹。那是花的国度,这一时期的作品以花为主题,创作了《花即是花》系列。这一系列,与之前的古典气质截然不同,它显得更加当代。画家通过不断重复“花”这个题材,以罕见的力度使画面的形式和意义得以融合。这种主题和形式的固定性和反复性,会使得原本清晰的含义而变得隐晦不明。

        克莱夫·贝尔认为“有意味的形式”,形式之所以有意味是因为形式后面隐藏着物自体和终极实在本身。局部特写的放大,明暗层次的颠倒,李晓峰笔下的这些花似乎只是花的灵魂,是人类对于花的记忆。它们像是脱离了现实的一种形式,隐晦、流动、模糊不清,似乎还有一种老旧底片的时代感和记忆碎片的迷离感,隐含着一种沉郁的力量。回国后,他依然在花的世界中建构自我的精神家园。《浑沦》系列是《花即是花》系列的后期作品,这时的花更像是一个混沌,一个有机体,一个宇宙。这个混沌似乎具有浩无边际的空间和无限强大的力量,像是星际中的黑洞,能吸收一切,但又能孕育一切,生命、思想和欲望……李晓峰将注意力放到微观生命中,却呈现出博大深邃、变换无穷的意象,从中感悟生命的起源、进化、繁盛、衰败、涅槃、重生。这似乎与东方佛学“一花一世界,一土一如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他还从宋画和新文人画中吸取灵感。宋画折枝花卉的古穆静雅,恰与西方古典主义的气质相契合,于是他将宋画的花鸟与欧洲古典主义人物相结合,创作了《花之精灵》系列。近一两年来,他更爱画纸本水墨,这些作品很随性很轻松,或变形、或抽象,没有矫揉造作,一切都是这样自然而然。画里的形象没有连贯的主题性和叙事性,甚至有去技术化和不完整性,有时你很难辨别他画的到底是什么,只是一种情绪、状态、经验。这些碎片化的抒发却似乎打开了一个更加自由的大门,正如荷尔德林的诗句:“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以哲学家的情怀无休止地解析并赋予其新的含义,存在主义那种非理性的潜意识表现,这种即兴、直觉、随性的艺术更加释放了李晓峰,于是,“此在”与世界浑然一体,“存在”的意义在此便显现为“诗意栖居”。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李晓峰从西方走向东方,如何融二为一。从成都出发,又回到成都,从当初的空空行囊到满载而归,李晓峰希望呈现出他人生每一段的惊喜与感动,彷徨与迷茫,踯躅与突破。因此,展览用作品、装置、影像、照片、书信等综合呈现,像是一个文献展,也更像是一种记录和倾述……

        四川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叶莹


        归去来兮攀高峰

        蜀山秀水,人杰地灵,天府艺苑,奇才辈出。当你打开手中这本精美而内涵丰盈的画册,走进四川最高美术殿堂,欣赏一幅幅精美绝伦的作品,就会陶醉,就会为在艺术道路上不懈追求,勇攀高峰的英才们击掌。

        鄙人与美术家结缘已30余载,李晓峰是我近期接触的画坛新秀。欣赏其作品,常常把我带入梦幻般的世界。寻着他在艺术道路上艰难爬涉,勇攀高峰的足迹,猛然发现,一位理想高远而又内心宁静,匠心独运而又超然脱俗的画坛新星在天府艺苑冉冉升起。

        晓峰生于1968年,自幼习画,上世纪80年代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其艺术天赋和勤奋深得恩师喜爱,在学习好工艺美术课程的同时,钟情于绘画艺术,并得到著名国画大师刘力上教授真传,即便是在校的习作也独辟蹊径,富于创造,件件精美,毕业时在中央美院举办的个人画展引起轰动,即被国内外多家艺术机构相中。1991年应捷克东方博物馆之邀成为客座艺术家。走进东欧艺术之城,雏鹰的翅膀便在艺术的蓝天自由翱翔。不断的学习、观摩、交流、写生创作,使他的绘画艺术不断得到升华。为找到了东西方艺术的真正结合点,1994年他再次移居荷兰阿姆斯特丹,与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艺术家学习交流,并举办个展,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吸取外来,不忘本来。纵观晓峰的画作,既有中国传统绘画的深厚根基,又有西方绘画的浓厚元素。在他的万花筒精灵系列作品中,既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绘画简洁峻拔,灵动厚重的线条之美,又可以看到西方拉斐尔“雅典学院”派对色彩的大胆运用。花即是花系列作品充分体现中国传统绘画所强调的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形似,而是大胆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以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同时也能看到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的画风,朦胧洒脱的作品你能感到,物象在骚动,风景在发狂,含苞的花蕾在说话。此时,也许你欣赏的不仅仅是花的情窦初开和婀娜多姿,而是花的萌芽、怒放、凋谢,以致再怒放,再凋谢。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在此找到答案,人生的意义在此定格,潮涨潮落,花开花谢会使你坦然而淡定。观物取象系列作品雾化而简洁,叙事笔墨语言凝练,藏而不露且直抒胸意。天马行空的想象,多样的技法,既能看到中国古代画家描写手法的精工,又能看到没骨泼彩的热情奔放。

        欣赏晓峰系列作品,不难看出,兼顾东西方观者的欣赏习惯,拉近东西方文化交汇的距离,是他从蜀地出发,再扎根天府大地的初衷。他的件件作品,既耕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又吸收西方文化的合理养分。所创作的意向水墨画,既可看到宋代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深厚底蕴,又能看到西方现代画派一个个充满幻想和象征的魅力。画面布局大胆留白,保留纸张原本质感和经纬疏密,增强视觉的张力和意境空间,给观者以无限的想象,使其充满西方浓厚的梦幻色彩,以达到中西方绘画的完美合璧,文化的无国界得以充分彰显。

        宁静恬适意畅达,归去来兮攀高峰。洁身自好,不趋炎附势,不浮躁,不夸夸其谈,不炒作,不做金钱的奴隶,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脚踩坚实大地,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默默耕耘乃是有志艺术家的成功之道。晓峰有今天的成就,定会有这样的品格。

        艺海浩茫连天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在繁花似锦的艺术春天,在浩瀚无垠的艺术海洋,晓峰也许只是一株刚刚破土的嫩芽,一朵小小的浪花,但我坚信,凭借其固有的艺术天分,不懈的追求与执着,以及开阔的视野和近30个春秋的生活与艺术积淀,一定会顺利登上艺术的高峰,在四川乃至民族美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川省委宣传部 赵明仁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381(s)   2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1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