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育如何可能“现代”(作者:王德胜)

      作者:核实中..2009-09-15 17:46:34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以美育修养人性、提高人生质量,并非当下的时髦话题,而是一种有着很深历史底蕴的文化识见。不过,若想让这一识见在今天不至落于“文化时髦”——这个担心绝非多余,尽管历经几番反复,“美育”终又写进了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然“方针”虽定,号召亦多,大小学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似乎也都在高奏这曲“美育主旋律”,却又多半“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楼”——有两点不能不引起我们关注,即美育如何可能践行?美育的学理追问如何可能真正呈现现代光色?前者涉及现行教育体制的根本革新,不会一时半刻便见成效。后者则不仅在历史上有学术理据,且现在也有多学科成果的支持,因而是学者们能够并应该为之操心费神的。

          遗憾的是,近年学界虽发表有不少以“美育”做大字标题的著作、教材或文章,可除了重弹二百年前席勒的心曲,重拾上个世纪孑民先生的警句,却鲜有深思关乎美育当代存在价值的“现代”学理问题,于是难怪人们渐渐习惯于把“美育”当作一个谈论“素质教育”的修饰性词汇,而罔顾其他了。

          最近读到曾繁仁先生新著《走向21世纪的审美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不觉耳目一新。这“新”,一是源自该书对问题的切入,“走向”了新世纪文化情势和当代人性发展层面,把美育研究及其理论的深化与现实中人的精神处境联系起来,强调从“知识经济时代不同于通常的工业经济时代的特征”上去认识美育的现代功能与地位,因而直接突出了美育的现代学理内涵。二是该书在致力美育理论的体系化建构时,不仅关注学科本身的历史延续性,更从方法到内容等各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心理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思维科学、脑科学等多学科成果与美育的现代建构之间的关系,从而直接把美育推到了现代学科发展的前沿,凸显了美育“走向现代”的理论前景。这两个“直接”,至少在目前国内美育研究中还相当“稀罕”,它表明作者不仅有着理论上的敏锐,更有着对美育之现代建构的理论自觉和独到追求。

          正是基于这种自觉和追求,作者在书中向我们展示了美育“如何可能现代”的求解走向。作者以为,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借助形象的特殊情感判断能力——审美力,而审美力作为健全的人的特定心理结构,也是新型人才在智力结构方面所不可缺少的;从审美力范畴展开,才能生发出美育的现代理论建构。这里,把人的审美力问题作为美育基点,是颇富深意的。它一方面上承康德、席勒以来的学理线索——康德便视审美力为人的情感判断力,席勒则将之归于人性的自然与自由;另一方面,由于当代人性发展所遭遇的最大威胁,是感性与理性、心灵自由与制度现实等之间的内在失衡与冲突,而培养审美力在根本上就是要通过促进人的丰富想象力,协调人在现实中的情感心理,实现生命的和谐发展。因此,强调对审美力问题的把握,不仅可以充分体现美育的现代人文价值,同时也可以最充分地实现美育与现代诸科学的特殊联姻——现代心理学、脑科学等的研究,不断为在审美领域培育和发展人的审美力提供了必要的学理依据。

          于是,作者对于美育现代意义的思考和学科突破的理论瞻望,以及对于美育研究方法的更新要求,既显得思路开阔,又处处围绕了“审美力”这个中心而展开。如从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研究所所长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作者看到它“对于传统的‘一元化’教育观点和‘智商式思维’方式的批判,必然将传统教育中长期被忽视的艺术教育放到突出位置”,其有关情景化个人评估方式的研究,可以对“主要是一种非智力的情感领域”、根本目的在于“确定一种审美的态度和人生观”的现代美育产生重大影响。作者始终把美育的现代建构思路,同发展人的非智力的审美力紧扣在一起,从而深刻揭示了美育现代之路的“普泛化、实践化和科学化倾向”——这恰是作者所瞩目的21世纪美育走向。

          曾繁仁先生曾长期从事教育领导工作,在西方美学、美育研究领域成就卓著,此前已著有《美育十讲》、《审美教育新论》等在学界产生很大影响的理论专著。新世纪初,他又通过本书向我们展示了自己最新的思考,同时为美育之走向现代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希望。

        来源:网络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94(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