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走进毕加索与达利的艺术世界
    2. 毕加索陶瓷作品《严巴布》。 山西博物院供图   山西博物院“毕加索 达利与超现实主义艺术——19世纪以来西班牙油画真迹展”日前对公众开放。展览汇集西班牙毕加索、达利等23位艺术家的75件经典作品,涵盖雕塑、油画、陶瓷、混合媒介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为观众呈现一场别具一格的艺术盛宴。    [详细...]
      2025/06/09 09:18:2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静愚
    1. 毕加索达利与超现实主义艺术——19世纪以来西班牙油画真迹展亮相山西
    2. 毕加索真迹《蓝眼睛的女人》 “毕加索达利与超现实主义艺术——19世纪以来西班牙油画真迹展”5月30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正式对公众开放。 本次展览聚焦19世纪至20世纪西班牙艺术巨匠的经典作品,涵盖雕塑、油画、陶瓷、混合媒介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展品均来自纽约美术协会官方藏品,为观众呈现一场充满颠覆色彩的艺术盛宴。 19世纪末至20世纪是西班牙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关 [详细...]
      2025/06/07 07:44:52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中国古建筑美学在当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2.   随着文旅融合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中国古建筑美学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已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但在实践应用中,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中国古建筑美学,设计师需从文化内涵、实用功能、元素创新等维度深入探索,打造独具特色的高品质文创产品。   深入探析古建筑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建筑历史悠久且种类繁多,是中国古代人民审美观、价值观、自然观、伦理观的体现,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无论是皇家宫廷建筑、私人庭院建筑,还是宗教祭祀建筑,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但目前的文创产品对古建筑美学的应用思路单一,同质化问题严重。因此,文创产品设计师 [详细...]
      2025/06/05 07:20:01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地上看山西:中国古代寺观传世壁画》 呈现千年壁画之美
    2.   近年来,伴随“文博热”持续升温,承载着中国古人信仰与审美的古建筑、壁画、彩塑等受到追捧,相关主题图书层出不穷。其中,由杨平主编、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地上看山西:中国古代寺观传世壁画》,以大开本图典的形式,收录几百幅高清照片,带读者近距离赏析34座山西古代寺观中的传世壁画,感知艺术审美与历史文化的完美融合。该书自上市以来热销逾万册,受到读者广泛好评。近日,该书制作团队接受我们的专访,讲述这部图像书如何呈现山西寺观壁画的 [详细...]
      2025/06/04 07:17:4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静愚
    1. “烽火丹青”展览馆高校巡回展第二站走进太原科技大学
    2. 5月26日,中国·庞泉沟艺术高校创作实践产业园“烽火丹青”展览馆高校巡回展第二站在太原科技大学举行。本次活动通过展览、纪录片展映和学术交流等形式,系统展现了抗战美术的历史价值与艺术魅力。 《烽火丹青》展览馆(筹)是国内首座以抗战美术(版画)为主题的艺术展览馆,具有三大特色,一是创新形式,首次将纪录影像与展览融为一体;二是珍贵内容,展出大量史料图片、采访口述、文字说明及实物;三是教育功能,系统展现抗战美术的 [详细...]
      2025/05/31 08:25:53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君子同契——晋祠博物馆藏‘岁寒三友’书画展”亮相运城
    2. “君子同契——晋祠博物馆藏‘岁寒三友’书画展”亮相山西运城。晋祠博物馆 供图 2025年,恰逢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成立第4年,为加强黄河流域文物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和联盟创始成员单位运城市盐湖区博物馆于13日共同举办“君子同契——晋祠博物馆藏‘岁寒三友’书画展”,致力打造黄河流域中华人文始祖发源地文化品牌。 本次“君子同契——晋祠博物馆藏‘岁寒三友’书画展”,以“岁寒 [详细...]
      2025/05/14 08:17: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以AI为翼,助力博物馆腾飞
    2. 湖南博物院与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携手打造马王堆复原动态展《一念·辛追梦》,利用AI等技术,还原有“东方睡美人”之称的汉代“辛追夫人”。本报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    【宫商角徵羽】   2025年1月下旬,DeepSeek横空出世,各行各业都雷厉风行地引入,文博界也不甘落后。其实早 [详细...]
      2025/05/11 12:39:35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山西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将考古现场“搬”进展厅
    2. 观众在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聆听讲解 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供图 近日,在山西太原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内,络绎不绝的观众围着整体“搬迁”至此的唐代恒州刺史郭行墓壁画低声交流,不时有人摆出壁画中人物同款动作俏皮合影。 “壁画中这几位1300多年前的古人,有的高举手臂,有的侧身直视,伸出两根手指比出我们熟悉的‘剪刀手’手势,非常独特。”讲解员告诉记者,虽然到目前为止,学 [详细...]
      2025/05/07 07:35:09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赵际滦·山水画 | 用符号化的意象构建出令人向往的胜境
    2. 秀色太行NO.6 34cmx136cm 纸本水墨 2025年 面对赵际滦的山水画,我们无法套用固有理论作出诠释,也难以进行归类,其原因在于:他的山水画语言形态别开生面,既脱开了古法,亦迥异于同时代其他画家的作品。 际滦兄生活在北方,是典型的北方汉子,画的多是北方的山川坡地,但并非典型的北派山水,北派山水劲利刚猛的笔墨以及规整威严的高山大川、层峦叠嶂般的图式特征在他画里比较少见,更是与 [详细...]
      2025/04/24 09:36:36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真”喜“假”骂,这“病”该治了
    2.   在山西某公益鉴宝节目现场,一位藏家捧着一件“清代雍正鸡缸杯”满怀期待地走上台。专家仔细端详后,委婉地表示这件瓷器是现代仿品。藏家脸色骤变,先是质疑专家水平,继而大骂节目组“有眼无珠”,最后竟扬言要报警讨说法。这一幕,在收藏界并不鲜见。说“真”就喜,说“假”就恼,俨然成了收藏圈的一种“通病”。   这种“病态”心理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的浮躁与功利。收藏本应是陶冶情操、传承文化的雅事,如今却异化为一场场真假博弈的闹剧。在这个真假难辨的时代,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思考:收藏的真正意义何在?面对真假的执念,又该如何化解?   收藏者的心理往往复 [详细...]
      2025/04/12 09:18:20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15(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