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渊默——丁设、潘微、闫博三人作品展”将在上海开展
    2. 静水深流,默中见境。“渊默”取自《庄子·在宥》中“渊默而雷声”,意指深邃的静默中蕴藏着震撼的力量。这一命题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丁设、潘微、闫博三位艺术家作品中的精神内核——以沉静为表象,以文化根脉为基底,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迸发东方哲思的回响。他们的创作既非对传统的简单复刻,亦非对西方现代性的盲目追随,而是在“渊”的深邃与“默”的张力之间,构建起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 丁设从90年代初开始实验抽象绘画语言,用三十 [详细...]
      2025/03/19 08:41:13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探秘“与美为期”:工业革命碰撞出的艺术繁花
    2. 童话故事《世界尽头的井》 莫里斯创作并设计 (伯恩-琼斯绘制插图) 近期,一场回溯设计本源的艺术盛宴“与美为期:威廉·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特展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亮相。2024年恰逢威廉·莫里斯诞辰190周年,这场跨年展宛如一场庄重且华美的视觉盛宴,向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的莫里斯致以崇高敬意。此前,它已走过南京博物院、河北博物院等多地,相较于之前的几次收费展,上海巡展是公益性质的免费展览,值得一看。 [详细...]
      2025/03/15 09:28:21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既要笔墨 又要现代——姜宝林现代笔墨艺术研究展”将在上海开展
    2. 自辛亥革命以来,从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李可染、关良等,到时代呼唤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构建中国式的现代美探索,我们一步步地前行。面对前辈们的宝贵探索经验,姜宝林提出中国式现代美的解决方案——“既要笔墨,又要现代”,这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实践探索的结晶。姜先生一方面坚守笔墨质量,传承了传统文人画的静穆、清雅等审美精神。另一方面,在现代形式方面,姜先生借鉴木版年画、农民美术、外来艺术等,以兼容并包的态度吸收文人画以外的所有营养,坚 [详细...]
      2025/03/14 09:14:30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从序曲到续曲——孙浩绘画作品展”将在上海开展
    2. 策展人语 多数画家有自己喜好或专长的题材,集中大部分力量于此。形形色色的生活滋养的情绪当然多样,便也有了其它的思路和间歇的休息性落笔。 同样,很多画家在不同阶段会不自觉做出新尝试,或者随着生活节奏变化而调整创作方向。《从序曲到续曲》既是孙浩先生退休后的真情实感,是一种与以往军旅艺术生涯相去甚远的当下生活。折射的即是生活调整所带来的情感流动,而落于画布;也折射了绘画的认知价值、承载功能 [详细...]
      2025/03/13 09:22:46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无穷——焦小健个展”将在上海开展
    2. 焦小健采用一贯以来绘画的进行时态描画生活世界。近些年来,他的创作体会是:用宇宙的视角,站在微观和宏观的两端观看和描画,世界和绘画都是“无穷”的。 本次展览,展出了他从2020年至今的80余幅作品,许多是大尺幅的纸上作品。 “无穷”是宇宙的一个时空概念和形而上思维,但是焦小健用日常状态去表现时,使得观念到作品日常化。 他依靠的是生活途中当下撞见的灵感创作,比如: [详细...]
      2025/03/10 09:10:02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从莫奈到草间弥生,一场跨越时空的“印象·派对”
    2.   艺术教育家邵大箴曾说:“倘若要问,对现代中国油画影响最大的欧洲绘画流派是哪个派别?恐怕不少人给出的答案是印象主义。印象主义对中国人有着非凡的魅力。”由上海博物馆、日本印象派艺术收藏重地POLA美术馆以及日本经济新闻社联合呈现的“印象·派对:POLA美术馆藏印象派艺术大展”于1月22日至4月21日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行。这是日本POLA美术馆的首次大规模海外展览,也是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系列文物艺术大展系列第五展。 [详细...]
      2025/03/04 08:59:53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当代水墨艺术作为主流还有多长的路要走——专访当代艺术家谷文达
    2. 2025年刘海粟美术馆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继续以双人展形式,呈现当代水墨艺术的代表性个案。谷文达的多个系列近20件/组作品于展览中呈现,包括《联合国》《世说新语·简体词典》《天堂红灯》等,以及大量文献与视频资料。在多维度的体验中感受其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张力与文化共鸣。 谷文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到刘海粟美术馆做展览是带有一个目的——就是把水墨艺术拓展到主流艺术里面。以全国美展为代表的主流艺术大多是在国家级美术馆展示,而当代艺术、水墨艺术基本在企业或私人美术馆的展陈范畴,显然还是一个“孤儿”、边缘的存在。 当代水墨艺术家要负担起责任,让植根 [详细...]
      2025/03/01 09:00:52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将在上海展出
    2. 一名新娘在卢浮宫计划(1983-1993)的黎塞留通道留影,巴黎,2021年,摄影:乔瓦娜·席尔瓦 这是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首个全面回顾展,展览分为6大主题板块,汇集来自机构或私人收藏的绘图手稿、建筑模型、摄影、影像及文献资料等超过400件展品,展现贝聿铭真实而传奇的一生,以及他在建筑史与当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展览将介绍贝聿铭从业70年间在 [详细...]
      2025/02/26 10:55:45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编辑:静愚
    1. 美润心田
    2. 拔萝卜(年画) 71.2×54.5厘米 1954年 特伟 中国美术馆藏 年画《拔萝卜》,是特伟1954年的创作,它是新中国儿童题材美术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经典童话“拔萝卜”陪伴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团结起来力量大”的人生哲理也深深植入了大家心中,所以见到这张充满童真童趣又饱含人生哲理的作品,总是让我们备感亲切与喜爱。 特伟(1915—2010),原名 [详细...]
      2025/02/24 08:57:32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从一场书法展里“坐看云起”
    2. 从一场书法展里“坐看云起” ——记“星光云水——星云大师的笔墨情怀主题书法展”   星云大师是佛光山开山宗长,长期致力于教育、文化和公益事业,积极推动两岸交流。他数十年潜心临池,晚年因眼疾而独创“一笔字”。星云大师的“一笔字”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境界、凝练的东方智慧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浓缩着他一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中华民族情感认同的心路历程。   近日,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与财团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星光云水——星云大师的笔墨情怀主题书法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举办。 [详细...]
      2025/02/20 08:48:52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21(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