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28) "custom parameter invalid:tag" --美术史论--国画家网 -最大的国画艺术门户网站
#
    1. 冲击力可以有但审美不应降维
    2. 近些年来,书法艺术一反“温文尔雅”的常态,在流量经济大行其道的“刷屏时代”,一向文质彬彬的书法创作变得视觉冲击力越来越强。冲击力强的书法风格的日趋凸显,与时代背景的影响、人们艺术观念的变化以及多元文化的融合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信息传播的迅速便捷,人们接触到的文化元素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在这种“快餐文化”主导下的大环境中,能够给人强烈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触动的艺术形式自然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当代艺术强调个性表达和创新意识,书法当然也不例外。这种对创新和个性的追求,反映了审美观念从传统的注重规范和典雅,向更注重个人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力的方向 [详细...]
      2025/05/19 08:09:33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辩证审视“视觉冲击力”现象
    2. 金农 佛像轴 133×62.5cm 纸本 天津博物馆藏 当今书法创作中,视觉冲击力已然成为一项重要的审美标准。以视觉冲击力为导向的书法创作强调直接的感官刺激和直觉审美,迎合了大众“追奇尚异”的审美心理,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书法从实用为主向欣赏为主的价值转换。当下以视觉冲击力为导向的书法创作究竟是审美的“降级”,还是书法发展到当代的审美“变迁”?这是一个值得当代书坛关注探讨的问题。 [详细...]
      2025/05/19 08:08:37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挖掘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力量
    2. 流行文化,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社会整体审美素质。这几个词,不断地在我的脑海中冲撞。 先说一个人,齐白石。齐氏的画风,开始并不是那个样子。他北漂之后,据说是学八大山人的风格入市,可是当时并不受欢迎,门庭冷落。后听陈师曾之劝,自出新意,把画的风格从冷逸荒寂转变成热烈明快,仍然是生活中的花草和物件,加上大红大绿的色彩,甚至独创了红花墨叶的组合,就变成极具生机、极富喜庆的样子,活泼泼,水灵灵,人见人爱。神韵中所饱含的自然生机和昂扬力量,恰恰是当时京师的人们所共同向往的。 黑格尔说,艺术美高于自然。齐白石就是从自然中捕捉素材,通过艺术提纯,创 [详细...]
      2025/05/19 08:07:25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云梦秦简”系列活动在湖北举行
    2. 5月12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当代书学发展系列讨论会“云梦秦简: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历史、文字与书法的当代价值”在湖北云梦举行。适逢云梦睡虎地秦简考古发现50周年,本次活动以书法视角助力新出土材料的活化利用,全面解读云梦秦简的学术与艺术价值,以学术研究推动当代书法的繁荣发展,为当代书法创作提供新的学习范本与艺术视角。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永军,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详细...]
      2025/05/19 08:05:52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中国书法走进卡塔尔、阿联酋
    2. 日前,“2025中卡书法交流展暨汉字之美·中卡锦言主题书法展”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卡塔拉文化村开幕,“2025中阿书法交流展暨汉字之美·中国古代哲人的沉思与当代书家的表现书法展”在阿联酋迪拜拉希德图书馆开幕,中国书协代表团赴卡塔尔、阿联酋访问。 此次在卡塔尔、阿联酋举办书法交流展,展示了汉字之美和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包容开放、交流互鉴的姿态。“2025中卡书法交流展暨汉字之美·中卡锦言主题书法 [详细...]
      2025/05/19 08:01:11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百鸟朝凤”名家写“凤”邀请展举行
    2. 日前,由江苏省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百鸟朝凤”名家写“凤”邀请展暨纪念吕凤子诞辰14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举行。 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江苏省学校美育协会会长李金泉出席活动并致辞。江苏省文联原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宋文治艺术馆名誉馆长宋玉麟,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李莉,吕凤子先生嫡孙、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凤子美术馆名誉馆长吕存,江苏省教育厅体卫艺处有关负责人,以及书法家代表、书法爱好者等百余人参加了活动。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言恭达分别为展览的巡展、首展题写了展标,140位书法家的 [详细...]
      2025/05/19 08:00:22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在算法与体温之间——2025全国艺术院校研究生毕业展启幕
    2. 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展海报光影 评分 五月的风掠过美术馆的穹顶,金属锈迹与数字像素共同折射出这个时代最鲜活的创作光谱。2025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研究生毕业作品展相继启幕,在这场艺术实践中,即将走出校园的青年创作者用作品回答着同一命题:当AI重构艺术生产逻辑时,人性的刻度如何丈量? 中央美术学院:物质诗学的复兴运动 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展厅内,香樟木的肌理与树脂的流动 [详细...]
      2025/05/19 07:59:32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近世艺林之“蝶变”与“巨变”
    2. 潘玉良 家庭自画 原载《文华》杂志第32期 1932年 “艺林”一词,泛指文学、艺术等文化领域,由来已久。成书于唐代的二十四史之一《北史》,可能是较早使用“艺林”一词的古代史籍。《北史·常爽传》中有云“属意艺林”,即专注于文艺领域的意思。 旧时所谓“艺林”,概指金石书画、诗词歌赋的领域。千百年来,在这一领域里挥洒才情、施展才华者,实在是数不胜数、不胜枚举。及至清末民初,随着现代文明的 [详细...]
      2025/05/19 07:58:14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一张珍贵的老照片
    2. 刘伯骏 风揽残荷舞霜天 68×136cm 95岁作 昨日,友人传来一张杭州国立艺专(现中国美术学院)的老照片。我凝神端详,那些自幼便从父亲口中熟知的先贤面容,虽已定格于泛黄相纸,却依然清晰如昨,令人倍感亲切,亦感慨万千。正是这些艺术先驱,点燃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火种,培育出无数优秀人才,推动“美育”在中国的发展进程。我的父亲刘伯骏,正是在这所学府中汲取养分,受益终身。 回溯往昔,19 [详细...]
      2025/05/19 07:57:05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积墨为骨 诗心化魂——李可染作品画评
    2. 李可染 漓江山水天下殊 96.5×79.1cm 1984年 题识:万山重叠一江曲,漓江山水天下殊,昔年泛舟漓江遇雨,暮色苍茫中得见江山浑厚,云烟带雨,气象万千。兹写其大意以未落前人窠臼为快。一九八四年春二月可染作于师牛堂。 钤印:李、可染、陈言务去 李可染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实践和革新,创作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强烈艺术个性的新山水画 [详细...]
      2025/05/19 07:54:54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82(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