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博:举办“公益性文物鉴定咨询活动”
    2.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文物鉴定中的主导作用,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为满足广大收藏爱好者的文物鉴定需求,引导树立正确的文物收藏理念,山东博物馆将于5月18日上午9:30-11:30,在山东博物馆南门入口处举办公益性文物鉴定咨询活动,鉴定范围包括陶瓷器、玉石器、金属器、书画、杂项等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艺术品。本次鉴定活动须实名预约,无预约者不予鉴定。活动可预约100人,每人预约不超过两个类别,每个类别不超过5件。 [详细...]
      2025/05/17 18:07:17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国家文物局:做好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期间免费开放服务
    2.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通知。 《通知》提出,2025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重点强调在快速变化社会中,面对文化身份的守护、创新和重构等新任务,博物馆如何明确自身角色,积极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与时代同频共振。 《通知》要求,各地文物行政部门及博物馆应加强统筹、精心组织,围绕主题结合实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结合暑期等节点,探索“博物馆季”“博物馆月”等活动,并通过提前启动等方式,加强与中国主会场活动的协同联动,进一步扩大国际博物馆日的社会影响力。 [详细...]
      2025/05/17 18:02:55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中国博协对“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的解读
    2. 2025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结合相关信息,中国博物馆协会秘书处对主题解读如下: “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致力于突出展示博物馆在社会中的变革作用。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深远的社会、科技和环境变迁,本年度主题关注了在此背景下,博物馆如何为世界指引航向并做出贡献。博物馆不只是保存藏品的空间,更是主动塑造可持续包容性社会的参与者。 本年度博物馆日主题继续回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主要针对目标中的第8、9、11项内容: 目标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 博物馆将通过创造就业机会,并提供 [详细...]
      2025/05/17 17:56:13 来源:国际博协、中国博协 编辑:静愚
    1. 故宫博物院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揭幕
    2. 5月13日,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的“‘纹’以载道——故宫博物院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揭幕。 该展览是故宫博物院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次联合举办的多媒体专题展览。展览分为7个体验空间,以“纹样”为主题、“沉浸”为核心,提取故宫建筑、陶瓷、织绣等文物上的传统纹样,结合数码创新技术,为观众呈现中国传统纹样背后的文化内涵,并以当代艺术诠释,让观众以全新视角探索传统文化的魅力。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主席孔令成表示,展览运用科技手段,将传统纹样“化静为动”,让中外观众沉浸于传统美学之中。此次展览是香港故宫文化 [详细...]
      2025/05/16 07:45:1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博物馆里的冷知识,你知道几个?
    2. 博物馆里的文物、展览以及博物馆本身都有许多让人好奇的地方,神秘而又充满着吸引力,让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关于博物馆的“冷知识”。 文物都是如何命名的 明明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却总不知道怎么读?文物到底是怎么命名的? 有些文物是自带“姓名”的,部分文物本身自带题记或铭文,可以据此命名。如越王勾践剑上就有“越王鸠浅 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经专家考证,鸠浅就是勾践,后期命名时直接为“越王勾践剑”;还有荆州博物馆所藏“兵闢太岁”铜戈,也是因为刻有铭文“兵、闢”“太、岁”而得名。 有一 [详细...]
      2025/05/15 07:58:39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静愚
    1. “文化老兵”何新年:透过文物读懂中原
    2. 何新年近照 受访者供图 “自从20世纪90年代当过文化局长后,我对文化的热爱就怎么也扯不断了。”在河南文化领域,何新年是一位深耕多年、成果丰硕的“文化老兵”,担任过县长、书记、副市长、副局长、巡视员等职,但当“文化局长”的经历,最让他感到自豪与怀念。今年初,何新年推出新作《寻访河南百家博物馆》,提出“透过文物读懂中原”,再次引发文化界关注。 自20世纪90年代初踏入文化领域工作以后, [详细...]
      2025/05/15 07:37:3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河南灵宝铸鼎原遗址群再现悠悠黄帝文化
    2. 灵宝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是目前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县市,这里与黄帝有关的记载、传说丰富而集中。近年来,依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重大项目,考古工作者在灵宝中部铸鼎原(或作铸鼎塬)及其周边区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对于深入认识中原地区史前社会发展状况和文明化进程具有重要价值,并使我们得以通过考古学探索当地黄帝文化的基本面貌。 “铸鼎原古国”持续近 [详细...]
      2025/05/15 07:33:5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二里头文化研究的不足与未来方向
    2. 20世纪中叶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掀起了中国考古学一场深刻的变革。60年来,二里头文化的研究,实证了中华文明从多元最终走向一体的历史路径。 经过数代学者的努力,二里头文化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随着考古材料的积累和研究范式的转型,当前研究逐渐显露出若干结构性缺陷。 在考古材料层面,现有研究过度依赖二里头遗址本身,对洛阳盆地外围聚落的系统调查仍显不足。典型例证如巩义稍柴遗址,虽被确认 [详细...]
      2025/05/15 07:31:3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到故宫看“神奇动物聚会”
    2. 十骏图·万吉骦轴 清 郎世宁 故宫博物院供图 从五代时期黄筌笔下动作各异、生动活泼的鸟雀和昆虫,到清代郎世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的御马“万吉骦”,甚至《山海经》里的诸多瑞兽、怪兽等,都齐聚“万物和生——故宫博物院藏动物题材绘画特展”。通过“百鸟鸣春”“百兽率舞”“百态生灵”3个单元,展览展出63套共计117件珍贵作品,为观众开启一场神奇动物聚会。 作为故宫建院百年首个动物题材的绘画特 [详细...]
      2025/05/15 07:27:25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君子同契——晋祠博物馆藏‘岁寒三友’书画展”亮相运城
    2. “君子同契——晋祠博物馆藏‘岁寒三友’书画展”亮相山西运城。晋祠博物馆 供图 2025年,恰逢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成立第4年,为加强黄河流域文物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和联盟创始成员单位运城市盐湖区博物馆于13日共同举办“君子同契——晋祠博物馆藏‘岁寒三友’书画展”,致力打造黄河流域中华人文始祖发源地文化品牌。 本次“君子同契——晋祠博物馆藏‘岁寒三友’书画展”,以“岁寒 [详细...]
      2025/05/14 08:17: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600(s)   10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