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故宫”瞿昙寺数字化保护项目发布第一期成果
    2. 4月15日,青海省瞿昙寺数字化保护项目第一期成果在故宫博物院发布。项目以全方位记录的方式,第一次为瞿昙寺建立了完整、准确的壁画档案。 瞿昙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城南21公里处的马圈沟口,海拔2400多米,建寺之初为噶玛噶举派寺院,后改宗格鲁派。1982年成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藏传佛教寺庙遗存。始建于明代洪武时期,历永乐、宣德诸朝的多次营建扩建,形成了规模宏大、文物丰富的建筑群。因其建筑受明代宫廷影响,素有“小故宫”之称。殿内保存的壁画面积达2300平方米,为青藏高原东部最重要的汉藏艺术、文化宝库。 2016 [详细...]
      2021/04/16 07:34:16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抄袭之风何时休
    2. 近日,青海美协主席、曾有“最年轻中国美协理事”之称的美女画家王筱丽涉嫌抄袭一事被媒体曝光并持续发酵,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以往几次反响较大的美术抄袭事件所不同的是,此次属于更加明显的、不折不扣的抄袭行为,也是更加直接、低级、拙劣,且最不动脑子、最没技术含量的一次抄袭,对此法律和学术层面都很容易加以核实、认定,基本没有什么疑问和争议可言,而且当事人也已经主动交代、承认了自己的丑陋行为,并表示“深感羞愧和内疚”“万分痛悔,难辞其咎”。 但尽管如此,有几个问题还需要有关方面格外注意和重视。首先,对于屡禁不止的抄袭行为,其根源究竟出在哪里?为什么会层出不穷、接连发生?难道 [详细...]
      2021/04/06 07:11:41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美女、美协主席、最年轻、抄袭——关键词个个夺人眼球
    2. 左为马寒松作品,右为王筱丽抄袭作品 近日,一篇题为《曝美女画家、青海美协主席、最年轻中国美协理事涉嫌抄袭数年?》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关注,文章指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筱丽多幅画作涉嫌抄袭书画家马寒松的部分作品。 看完对比图后,不少评论指出,这已经不是抄袭和临摹了,相当于是“复印”。 从王筱丽目前公开发布的作品显示推算,她自2014、2015年 [详细...]
      2021/04/06 07:10:52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青海美协主席承认抄袭:喜欢就能照抄?
    2. 马寒松作品(左)与王筱丽作品(右)对比。网页截图 “由于我的虚荣、侥幸心理作祟,致使抄袭作品流向社会,给马寒松先生造成了极大伤害,也给中国美协和青海美术界带来不良影响,我万分痛悔,难辞其咎。”3月26日下午,青海美协主席王筱丽在被质疑涉嫌抄袭后,首次发声,承认抄袭。在致歉信中,她向马寒松和网友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希望获得大家的原谅。 此前,王筱丽被曝多幅画作与马寒松作品高度相似。通过相 [详细...]
      2021/03/27 08:15:20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青海:海内外征集2580幅书画作品“咏叹”黄河
    2. 首届“我爱母亲河”弘扬黄河文化全国书画大赛8日在青海西宁举行颁奖典礼。历时八个月,该项赛事组委会向海内外书画艺术家及普通爱好者征集2580幅作品“咏叹”黄河。 青海省副省长杨逢春为大赛金奖获得者颁发证书。 据悉,首届“我爱母亲河”弘扬黄河文化全国书画大赛于2020年5月启动,来自中国各省区以及新加坡等地的海内外书画艺术家、爱好者,共征集作品2580幅。其中的约200幅精品作品本月在青 [详细...]
      2021/02/09 08:09: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青海首次举办农牧民“生态摄影队”影展
    2. “当地牧民已经自发地用相机记录国家公园内的野生动物,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更要帮助他们升级设备,支持他们,才有了今天这样一个成果的出现。”28日,“野性中国”工作室创始人奚志农在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农牧民生态摄影成果展上说。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世界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和敏感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在青 [详细...]
      2020/10/29 09:29: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青海省首届篆书篆刻展在西宁开幕
    2. 8月25日,青海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青海省首届篆书篆刻作品展在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市民中心开幕,青海省文联副主席谷晓恒在开幕仪式上讲话并与省垣书法爱好者100余人一起参观展览,省书协主席石力主持开幕仪式。 近年来,青海省书法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相对于隶楷行草等“大书种”,篆书篆刻力量相对薄弱、发展相对不足。鉴于此,青海省书法家协会有针对性地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开办为期一年的篆书篆刻学习班、举办篆书篆刻网络展等,通过 [详细...]
      2020/08/28 08:45:33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画出长江源村新生活
    2. 【扶贫艺话】   长江源生态移民村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郊的唐古拉山镇。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生态移民、民族团结和基层党建工作。资料显示,长江源生态移民村从原先居住的海拔近5000米的长江源头搬迁到格尔木以后,在党和政府多项扶贫政策帮助下,牧民们逐渐融入城镇生活环境,同时藏族文化生活传统也得到保持。长江源生态移民村到底有怎样的变化?是否适合中国画来表现?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从北京向这里 [详细...]
      2020/08/23 06:57:36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探访珍稀藏文大藏经《纳塘新版·甘珠尔》
    2. 更登尖措在翻阅《纳塘新版·甘珠尔》。 李江宁 摄 “第一次开印《纳塘新版·甘珠尔》大开本时一共有三套,这是其中的一套,其余两套至今还未发现其下落,这一套非常珍贵,已经有280多年的历史了。这是我们首次对外公开,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关注到藏文古籍的保护。”青海化隆县加吉寺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主任更登尖措30日说。 据了解,这套《纳塘新版·甘珠尔》开印本,完成于清朝雍正八年和乾隆七年,共10 [详细...]
      2020/07/31 00:10: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第二届青海省《格萨尔》研究成果奖颁奖
    2. 第二届青海省《格萨尔》研究成果奖颁奖仪式7月15日在青海美术馆举行。经过评委会初评、复评和终评,并向社会公示后评出著作类、论文类共12个奖项:著作类一等奖《嘎嘉洛文化丛书(21-31)》、二等奖《敦氏预言授记》 《2012年五部〈格萨尔〉整理本》、三等奖《格萨尔神秘文化全解》《玛域格萨尔文化》 《玉树市格萨尔文化遗址》 ;论文类一等奖《论〈格萨尔王传〉中的梅萨其人》、二等奖《〈格萨尔〉史诗中抛石器文化内涵初探》 《格萨尔王与聂赤赞普祖源之比较研究》、三等奖《格萨尔艺人旦增智华和洛桑俄赛说唱的两种〈阿达拉姆〉版本比较研究》《〈格萨尔〉史诗的视觉文化转向与多元重构》《论 [详细...]
      2020/07/24 07:54:57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11(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