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工匠魅力
    2.   9月18日,天津,工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设置的技能大集上表演面塑项目,展示“工匠魅力”。 [详细...]
      2023/09/21 08:03:00 来源:工匠魅力 编辑:静愚
    1.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推出两场摄影展
    2. 今年正值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开馆6周年,艺术馆于9月16日推出2023年度馆藏研究展——《错综的视线:早期摄影在东亚(1850年代-1919年)》与《制作真实》群展。 前者由顾铮担纲策展人,以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收藏的费利斯·比托等外国摄影师的早期东亚摄影作品为核心,通过与海内外20余家学术机构及多位藏家展开合作,呈现500余件视觉作品,力图在更广阔的视域中多维度地探讨早期摄影在东亚的展开。作为馆藏常设展,展期内将免费对公众开放。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9月1日。 后者由王麟担任策展人,呈现19位艺术家风格迥异且精彩纷呈的创作。展览聚焦于摄影图像与真 [详细...]
      2023/09/21 08:02:07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开放
    2.   9月15日,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中国考古博物馆是中国历史研究院下设的国家级专业考古博物馆,也是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博物馆。该馆地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 [详细...]
      2023/09/21 08:00:51 来源:中新社 编辑:静愚
    1. 精品艺术展展现“潮起亮马河”
    2. 9月15日,由北京市朝阳区文联主办的“潮起亮马河”主题艺术创作精品展在亮马河畔的友谊广场拉开序幕。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诸迪,中国美协主席、北京美协主席范迪安,中国摄协主席李舸以及冀彦伟、文献、谢莹、范小荣、莫晓松等出席开幕式。 展览展出《亮马河24桥》剪纸作品、46幅美术作品和49幅摄影作品,其中包括由多位美术家历时3个月绘制的总长12米的美术长卷《潮起亮马河》。朝阳区文联先后组织百余名摄影家到亮马河地区进行采风。展出的摄影作品从征集到的2400余件摄影作品中甄选而来。 开幕式上,朝阳区文联打造的原创歌曲《亮马河》《亮马河畔》《亮马蝶变 [详细...]
      2023/09/21 08:00:07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闲看山水,静观云——韩志冰山水画欣赏
    2. 山水画的创作中有无限的空间和形像可以运用,绘画内容可蕴含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境的最终构成,是由创作和欣赏两个方面的结合才得以实现。创作是将无限表现为有限,百里之势浓缩于咫尺之间﹔而欣赏是从有限窥视到无限,于咫尺间体味到百里之远。正是这种由面到点的创作过程和由点到面的欣赏过程,使作品中的意境得以展现,二者都需要形像和想像才能感悟到意境的美。 意境就是画家用所表现形象来表达胸中之意,对山水的情感写于笔端,让人欣赏作品丰富的内涵。 [详细...]
      2023/09/20 21:16:53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赵景宇 | 我信今时有古贤
    2. 我信今时有古贤 ——兼论陈冬至先生人物画艺术 赵景宇先生和陈冬至先生(一) 赵景宇先生和陈冬至先生(二) 陈冬至先生德高望重,是我非常尊崇的人物画艺术大家。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二十岁刚刚出头的他便创作出了风格雄浑、造型准确生动的反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主义巨幅中国人物画《满仓》、《移山志》等作品,一时震动画坛;八十年代初其风格迥异、线条独特的连环画盛播海峡两岸;九十年代以来,又以从容大度、苍茫高古的大 [详细...]
      2023/09/20 16:30:23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第2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开幕 全球多国摄影师齐聚古城
    2. 观众在参观展览。胡健 摄 第2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19日在山西平遥古城开幕,来自28个国家的两千余名摄影师携万幅作品参展。 本届大展共展出海内外两千余名摄影师的13961幅作品。其中,国际展部分有来自27个国家的225名摄影师带来的1627幅作品。参展摄影师包括加拿大摄影师罗伯特·戴维森、比利时摄影师帕特里克·格里斯、瑞士摄影师安德烈·歌德萨维奇等,他们的作品涵盖历史与现实的多重维度 [详细...]
      2023/09/20 08:16: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性月澄明——黄檗禅墨书法展”展出 “黄檗书风”彰显文化自信
    2. 展馆一角。中新网记者杨伏山摄 “性月澄明——黄檗禅墨书法展”19日在厦门万松顶美术馆正式开展,展览汇集60余幅被尊称为“黄檗三笔”隐元、木庵、即非及其弟子翰墨精粹。 专家称,以“黄檗三笔”为代表的黄檗宗僧人对日本书法“墨迹”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形成于17世纪的“黄檗书风”,形成了类型化的书写特征,不仅打破当时封闭的日本书坛,也使得汉民族的书风血脉在日本得以延续。 [详细...]
      2023/09/20 08:12: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贯通东西 实意交融 七旬画家开创中国画新画法
    2. 展览现场 。陈欣怡 摄 9月18日,“墨彩交融·乔翠莲新意象绘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今年72岁的河南籍画家乔翠莲是中国新意象绘画的开创者,也是当代画家中,作品能够入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和《中国当代名家画集》(业界俗称“大红袍”)为数不多的女画家之一。 乔翠莲自幼学习国画,早期花鸟画作品曾在荣宝斋挂单。然而中年之际,乔翠莲广结书画大家,尤其在看了毕加索、波洛克等西方绘 [详细...]
      2023/09/20 08:10: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光影之痕——吴哲仁个人作品展在京开幕
    2. 9月17日,旅德艺术家吴哲仁个人作品展“光影之痕”在798艺术区先声画廊开幕。吴哲仁出生于中国浙江,中国致公党党员,毕业于德国汉堡美术学院自由艺术系,现生活于德国汉堡和中国北京两地,一直致力于中德文化交流。 本次展览共展出了吴哲仁近期创作18件共23幅。展示了其在中德文化交流中产生的融合。他的作品采用的数字“8”的形式,也是德国数学家发明的莫比乌斯环,用“隔窗观景”的方式营造出朦胧的艺术状态。 [详细...]
      2023/09/20 08:07:27 来源:中国美术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11(s)   0 queries clearcache
    update:92958
    memory 3.17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