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28) "custom parameter invalid:tag" 艺术新闻--国画家网 -最大的国画艺术门户网站
#
    1. 吴冠中:“美盲”太多 艺术教育本是特殊教育
    2. 吴冠中的家在北京方庄一套小四居的房子,分别是书房、画室,另外两间是卧室。室内装修简单,只铺了地砖刷了白墙,客厅里墙上挂了两幅画,摆了一树含苞欲放的红色腊梅。 笔者在沙发上坐下来,发现茶几下摆着笔者寄给他看的几篇报道。也许是这个缘故,省掉了刚见面的寒暄和客气,他顾不上给笔者倒水,直接进入采访主题。在北京生活了近60年,他声音里仍然带有老家的宜兴味。 头发花白、个子瘦小、安静温和的吴冠中,在采访正式开始后,像是变了个人,脸色发红,声音洪亮,眼睛有神,双手挥舞。和笔者从几次通电话里得来的那个声音无力苍老的印象判若两人。 艺术教育本来就是特殊的教育 [详细...]
      2009/11/10 16:08:22 来源:网络 编辑:杨小薇
    1. 吴冠中:诗比绘画更有深度
    2. 南方都市报:你在国立艺专的时候已经对法国的艺术很喜欢了? 吴冠中:很喜欢。为什么呢?因为林风眠、吴大羽他们都是法国来的。图书馆的画册通通是法国来的,所以当时我们说:“我们是法国艺术学院的分校。”(笑)我到了法国以后,并不觉得新鲜,因为本来学的就是这些,学得很顺的,没有觉得差距很大。 南方都市报:在法国时看到的艺术跟原来在国立艺专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吴冠中:基本上一样。不同的是在国立艺专看到印刷品,到巴黎看真迹。在国内大部分印刷品都看过,现在是看原作了。我到巴黎,三天之内,先把主要的博物馆看一遍。(笑) 南方都市报:当时巴黎已经是欧洲艺术的中心了? 吴冠中:是 [详细...]
      2009/11/10 16:07:04 来源:网络 编辑:杨小薇
    1. 吴冠中称荣誉应赐给作品
    2. 昨天下午5点,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特意到北京,向艺术大师吴冠中颁发荣誉文学博士衔,表彰他在艺术创作和交流方面的杰出成绩。之前的12月7日,香港中文大学已经公布特别授予6位杰出人士以荣誉博士衔,除吴冠中外,科学家陈述彭、姚期智、香港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李国能、银行家何子焯也分别获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吴冠中因故未能参加12月7日的正式典礼,所以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一行昨天特别到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颁发仪式。已经87岁的吴冠中先生携夫人一起出现在现场,他在致谢发言中谦虚地指出“社会不会培养诗人和画家,是诗人和画家创造了杰出的作品,获得了广大人民的承认,震撼了社会,社会才承认画家和诗人的地 [详细...]
      2009/11/10 15:09:25 来源:网络 编辑:杨小薇
    1. 吴冠中:道是平淡,却见浓艳
    2. 在2004年出版《画外音》之后,山东画报出版社相继又推出了《文心独白》和《画里阴晴》两本书,就此,我们看到了吴冠中文集一个相对清晰的格局。作为画家,如此倾心于文字,原本是一件带着冒险精神的事。毕竟,绘画作为视觉艺术与文字的表达方式有些许杌陧之处。但吴冠中却以他丰沛的艺术精神,看似率性实则轻灵地驾驭了这种表达方式,并使散文创作成为其整体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写作也是一种自由的创造,而吴冠中又有一颗如此奔放的灵魂,绘画固然能容纳下他的笔墨,又怎能写尽他的心胸呢? 书中的文字尽管来处不一,却都有一种“回望”的立场。这一回首,便是刹那芳华。即便是国立艺专时同窗的奋发青年,待提笔时已是两鬓斑白; [详细...]
      2009/11/10 14:32:56 来源:网络 编辑:杨小薇
    1. 吴冠中:国宝级画家激荡市场想象力
    2. 黄苗子,中国最具江湖地位的美术批评家预言:“正如欧洲现代艺术没有或不可能再产生一个毕加索的权威一样,今后的中国,也不可能在吴冠中之后,产生出艺术偶像。”   继吴冠中油画长卷《长江·1974》捐献故宫,湮没三十年的一段往事重新浮出 。   1971年,吴冠中从农村调回,参与北京饭店的《长江万里图》大型壁画的创作。创作组成员有设计师奚小彭、绘图画家吴冠中、袁运甫、黄永玉、祝大年。五人赴长江两岸写生尚未结束,北京开始了批黑画运动,应召返京,壁画创作组随之解体。   至2006年6月,吴冠中创作的《长江万里图》的初稿,在世纪坛展出,世人才知道吴冠中完成了《长 [详细...]
      2009/11/10 14:23:00 来源:网络 编辑:杨小薇
    1. 吴冠中:捐赠的都是我最好的作品(作者:李静)
    2. 看外表,他朴素得不能再朴素;听声音,他显得和蔼可亲。结束电话采访时,旁边的同事忍不住说,对于吴老“斗士”的印象完全打破了,或许我们更应该把吴冠中先生看作历经坎坷又充满智慧的老人,这次的捐赠其实是完成了一生的心愿。  他温和而笃定,他风趣也大气,透过我们的音频,希望大家可以更加了解这位艺术家的想法与当下的状态。 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次捐赠66幅作品给上海美术馆之前,吴冠中先生捐赠给大英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和中国美术馆等公立机构的作品已有87件。现在,捐赠规模已经达到153件。 要看我的作品就要到中国来 李:您最初打算把这些作品捐出是什么时候? [详细...]
      2009/11/10 14:03:37 来源:网络 编辑:杨小薇
    1. 给吴冠中的言论加点修正值
    2. 管蠡之见 日前《南方周末》刊发了对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专访,五六千字的文章,几乎字字都是炮弹,镖靶则是中国美术界的现状,不仅包括艺术水平,剑锋更是直指管理体制。据说内行们对吴冠中老先生的激烈言论早有不满,且已做出各种回击,但外行人很多不甚了了,看了这篇文章算是终于有了系统认识。 该报编辑把吴老先生的言论提炼成了几句话,颇有震撼效果。请看:教学评估检查是个劳民伤财的活动;美协和画院就是一个衙门,养了许多官僚;艺术活动就跟妓院一样了;观念之争全是站在自己饭碗上;艺术市场很多沙子将会沉下去;中国当代美术水准落后于非洲。 这几个陈述句彼此之间互为因果,具体 [详细...]
      2009/11/10 10:13:32 来源:网络 编辑:杨小薇
    1. 吴冠中痛骂:中国当代美术太落后!
    2. 吴冠中如是说—— 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 中国艺术品市场屡屡爆出高价,我觉得很多是泡沫 中国当代美术水准落后于非洲 去年年中,吴冠中“以奖代养”、“取消美协、画院”等言论激起轩然大波,相关机构纷纷反击。沉默了几个月之后,吴冠中在家中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我说的是真话。我这个年纪了,趁我还能说,我要多说真话。”身材消瘦、安静温和的89岁吴冠中像变了个人,脸色发红,声音洪亮,话锋直指中国美术界存在的问题。 批判·教育 很多美术老师不称职   问:您反复强调,中国艺术水平不高 [详细...]
      2009/11/10 10:12:01 来源:网络 编辑:杨小薇
    1. 吴冠中:“就是一个体制问题”
    2. “就是一个体制问题” 吴冠中谈中国美术现状 去年年中,吴冠中“以奖代养”、“取消美协、画院”等言论激起轩然大波,相关机构纷纷反击。沉默了几个月之后,吴冠中在家中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 吴冠中如是说—— ◇教学评估检查——是个劳民伤财的活动 ◇美协和画院——就是一个衙门,养了许多官僚 ◇艺术活动——就跟妓院一样了 ◇观念之争——全是站在自己饭碗上 ◇艺术市场——很多沙子将会沉下去 ◇中国当代美术水准——落后于非洲 “我说的是真话。我这个年纪了,趁我还 [详细...]
      2009/11/10 10:11:41 来源:网络 编辑:杨小薇
    1. 对话吴冠中:“我对美术教育很失望”\别让孩子太早学美术
    2. 以后“照样烧(画)” 广州日报:在全集出版之际,您怎么评价自己的作品? 吴:我学中国画,也学西方画,最后没有在西方留下,因为我知道只有中国的大树才能与外国较量,只有中国的举人才能和外国的举人对抗,只有中国的大地才能孕育中国艺术家。回来后,我坚持的信念是要把作品的味挖掘出来,找到符合人民审美标准的真正美。 广州日报:回顾您的创作生涯中,有什么特别深刻的感触? 吴:在下放几年里,我吸取很多教训,其中重要一个就是认识到美盲不等于文盲,前者是审美缺陷,过去在农民院子写生,我常常会拿一幅并不好的作品给他们看,他们会说画得像,我再拿出一幅画 [详细...]
      2009/11/10 10:01:54 来源:网络 编辑:杨小薇

    Processed in 0.015(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