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届海平线绘画-雕塑特别展

      作者:核实中..2014-12-23 10:38:53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1/7)展览海报

          (2/7)《白光》 方世聪 160cm×200cm 2014年

          (3/7)《长征系列NO3》 施大畏 290×310cm 2009年

          (4/7)《互补系列No9》 周长江 106×168cm 1985年

          (5/7)《天下熙熙》 卢辅圣 190×178cm 2013年

          (6/7)《小桥流水人家之三》 邱瑞敏 120×100cm 2014年

          (7/7)《休闲的人之二》 夏葆元 183×103cm 2008年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第十五届海平线绘画-雕塑特别展
          展览时间:2014/12/26~2015/06/19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中华艺术宫)
          主办单位: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华艺术宫(主办)、
          参展艺术家:施大畏、卢甫圣、俞晓夫、张培成、韩硕

        策展概述

        文/ 李向阳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这是一个关于展览的展览,被关于的展览叫“海平线”。

        二十八年前,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它诞生在万木争荣的上海;

        二十八年后,经历了自身发展的风风雨雨,它已然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品牌。

        它曾经勇立潮头,率先建立了一套既尊重国际规则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展览模式;

        它一如既往地立足本土,始终秉持着与这座城市血脉相连的学术态度;

        它极目未知的彼岸,不断聚集起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前赴后继、扬帆起锚,向着一望无际的海平线。


        今天,当我们回望那条看似遥远、平静的海平线时,分明感受到脚下的汹涌和澎湃。在那些艺术家和艺术家作品的背后,是前辈们的创造与担当,是这座城市特有的格调与立场,是这个伟大时代的的胸襟与追求。


        本次展览试图从社会背景、地缘文化、时代特征等不同层面进行梳理和思考,通过93 位历届“海平线”参展艺术家的应邀作品、史料文献以及其他媒介的集中展示,证明“海平线”对于推动上海乃至整个中国艺术发展进程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以引发更多关于“海平线”未来境遇的关注。


        一、潮头:敢为人先的创造与担当上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中国大陆翻开了全新的历史篇章。从上海的“十二人画展”,到北京的“八五新潮”, 美术界与各条战线一样,玄机四伏,暗潮涌动,“严酷的冰封正在消融,艺术之春开始降临大地”。


        然而,相对于民间各种展览活动的此起彼伏,彼时的官方,尚处在既定模式的惯性之中。


        1986 年,由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海平线•绘画联展”应运而生。作为新中国官方主办的展览,它第一次于筹备阶段邀请了史学界、哲学界、文艺界、批评界的专家学者,共商计议、理论先导,为展览谋划了学术定位和发展路径;第一次将目光聚焦在本城青年,提出了“发现新人,培养新人”口号;第一次明确了展览为两年一届的周期性项目;第一次改变了报名、海选、“嘉年华”般的展览样式,主动邀请艺术家为完成主办方的述求创作作品;第一次突破规矩,邀请视野范围内的非美协会员参展;第一次在主办方的把控下由艺术家自己打理作品,而主办方只是提供每位艺术家12 平米的展示空间。尽管到了第八届,“海平线”才正式启用策展人机制,但是,以上所列的这许多个第一,足以证明“海平线”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具备了“双年展”的品质。


        它是中国第一个双年展,而这个双年展,比上海双年展还早了十年。


        身处“日新月异”的我们,一定知道“十年”意味着什么,经历过“上海双年展”的朋友,更忘不了“大发展、大繁荣”曾经有过的艰辛。所以,当我们今天重新审视“海平线”的时候,不能不对沈柔坚、何振志、徐昌酩等老一辈上海美协的领导者肃然起敬,敬仰他们的智慧,感佩他们的勇气,是他们“发现新人,培养新人”敢为天下先的责任担当,为青年人设计了这条“海平线”,而曾经在这条“海平线”上“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弄潮儿们:施大畏、张桂铭、陈家泠、杨正新、张培成、韩硕、卢辅圣、夏葆元、方世聪、陈鈞德、邱瑞敏、戴恒扬、王劼音、奚阿兴、周长江、俞晓夫、黄阿忠、陈创洛、卢治平、刘亚平、薛良彪等,如今已是高手大腕,共同成就了上海美术的洋洋大观。


        本单元以首届参展艺术家当年的作品为主,配以文献、史料以及对老一辈的采访视频,还原上世纪80 年代的氛围,

        引出相对完整的叙事脉络。


        二、潮汐:都市文化的眼光与立场


        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上海历来有码头之称。不同的人群在这里生活,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交融。一如脚下的江水,潮起潮落、生生不息,为我们带来了彼岸的心律,也带去我们的呼吸。


        从海上画派到土山湾画室,从上海美专、决澜社,到新兴木刻、月份牌年画和小人书,本地的艺术及艺术家们注定要打上城市的烙印。他们一方面面临着“洋为中用”的现实挑战,另一方面背负着“古为今用”的传统考验,好像来不及深谋远虑,也顾不上别人说啥,只是不断地变换手法,以期在讲究速度和效率的十里洋场觅得一份生活,一份个人的、相安无事的、尽可能安逸地生活。他们不以门第为戒,却深藏自己的内心,他们注重交流,却更崇尚自由,他们或许不够“深刻”,却一定真实、严谨地表达。因此,兼容并蓄、多元共存就构成了都市文化的独特气质,而精致、典雅则是他们基本的语言和格调。


        近三十年来,尽管我们的观念、图式、媒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不变的是,“海平线”始终守望着都市的立场,延续着都市的文脉,塑造着都市文化的崭新形象。无论是第三届系列化作品的出现,还是之后艺术家们越来越鲜活的个性表达,都反映出艺术家们对于都市美学的认同和思考。魏景山、凌启宁、张正刚、姜建忠、赵葆康、谭根雄、殷雄、赵牧、董启瑜、何小薇、程俊杰、韩巨良、萧海春、张培础、汪大伟、张雷平、车鹏飞、朱新昌、王天德、陈心懋、马小娟、何曦、王西林、徐龙宝、周国斌、沈有福、沈雪江、杨剑平、余积勇、王建国、夏阳、陈妍音、杨冬白、瞿广慈、向京、蒋铁骊、陆云华、薛松、李磊、陈墙、曲丰国、平龙、柳毅……,都是往届“海平线”的参加者,也是上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他们有着良好的学院背景,却不拘泥于传统样式,有的埋头于图像结构,有的钟情于材料技法、或写实、或抽象,或反思、或冥想,面貌迥异、鲜有雷同,却共同远离了某种“苦大仇深”“装疯卖傻”的“乖戾”之气,总体上呈现出唯美、知性的市井味和书卷气。


        这个单元将集中展示注重图式、讲究语言的

        架上作品,包括第一单元艺术家的近作,以体现都市美学的诉求。拟在现场布置讲堂,请朱国荣先生介绍“海平线”的发展与变革。


        三、潮涌:一泻汪洋的胸襟与追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进步、国民生活的不断改善,艺术界风生水起、潮涨潮落,一派繁忙的景象。较之于周遭各种名目的包装炫丽内心空虚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展特展,“海平线”虽显得朴素低调,却从容不迫,越来越展露出其精神本质的当代属性。它的成功,在于始终敞开胸怀,紧紧跟随时代,在学习中不断修正方向,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策略,从而增强了自身活力,扩大了学界影响,最终营造出汇涓成流、一泻汪洋的恢宏气象。


        2000 年,第8 届“海平线” 正式启动了策展人制度,朱国荣、王劼音担任了“海平线”的策展人。同时,展览修正了参展艺术家必须是美协会员的规则,吸收了部分非会员参展,从而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了”露脸”的机会。之后,这一举措不断得到扩展,参展范围逐渐扩大到了“海飘”、外地、以及个别与上海有姻缘的外籍艺术家。2006 年,面对如火如荼的当代艺术,“海平线”有了自己的态度和关照,明确了展览主题,邀请了部分当代艺术家参展。到了2010 年,第十三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打破了壁垒,作品样式已从传统的油国版雕拓展到装置、影像和公共艺术。正是在这样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中,“海平线”笃志前行,而支撑的力量正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


        今天,一批耀眼的新星已经从“海平线”升起,更多的青年才俊正在往“海平线”汇集:张晨初、孙华一、曹刚、丁设、金焰、潘文艳、徐轶美、张健、蔡广斌、汪家芳、丁蓓莉、毛冬华、鲍莺、庞飞、洪健、施晓颉、何振华、倪巍、孙怡健、邱加、高珊、肖敏、林森、李乾煜、王燮达、卢晓峰、廖扬、张岚军、苏岩声、韦萍……,他们迈着年轻的步伐,从更为广袤的四面八方涌来,如涓涓细流,入母亲河,经入海口,奔向波澜壮阔的海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平线 ——不仅仅是一种眺望,更是一次次的超越。


        这个部分将选择所有应邀艺术家更具探索更为开放的近作新作,陈列相关文献、资料,录播施大畏、陈琪等现任美协领导展望“海平线”的视频,以及“海平线”发展沿革大事记的图表。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2.638(s)   2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