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正脉”与“支流”——帖学、碑学与当代书法创作断想
    2.    【学书心得】    如果从1988年自己初次与毛笔打交道算起,迄今已经有37个年头了。37年来,虽然自诩为书法票友,也曾废纸无数,却不过把书法视作个人日常的修为与操练,不敢贸然说有几多学书心得。然而最近这些年来,我又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书法专业课和全校选修课,这时候就必须把前人的理论结合个人的经验系统地阐释给学生。在这种探索的过程中,一条分辨“正脉”与“支流”的学书思路逐渐明晰起来。 [详细...]
      2025/06/22 10:08:08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连环画里的时代烟火
    2.    【藏品的故事】   贺友直(1922—2016年)是新中国连环画创作的先驱之一,他擅长用传统线描技法描绘社会生活的变革,创作出熔思想性、艺术性、故事性于一炉的作品,《山乡巨变》《朝阳沟》《十五贯》《小二黑结婚》《李双双》等传世经典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对我国连环画和线描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贺友直自幼痴迷绘画。正值民族危亡时期,加之父母早逝,条件异常艰苦,他便临摹姑妈家床铺 [详细...]
      2025/06/22 10:07:02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致敬经典是因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
    2. 以描绘和展现中国人精神风貌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是一条越走越宽广的艺术康庄大道,从这一路走来的艺术家不计其数,由此迈向高峰名扬四海的大有人在,加上各种宣传渠道,艺术家传神之作和杰出一面得以向宽广的疆域传播。 正如我们熟悉的不少老一辈艺术家,他们在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等不同领域,以毕生之精力,形成的艺术影响力不仅长远且多角度和维度,无论是技法之高超与内涵之深刻这两方面,皆葆有不凡的绘画品质和艺术风格。 应该说画家内心深处,莫不希冀把代表自身艺术水准的作品奉献给社会,以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而不是束之高阁,以及被时风左右,弄出些徒有其表的东西 [详细...]
      2025/06/22 09:48:18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瑞鹤图》时空交织的指向及意义
    2. 《瑞鹤图》,绢本,纵51厘米、横138.2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传为北宋徽宗(1082-1135)御笔。图卷由图、文字两部分构成,卷首为图,卷尾为文,卷尾文字部分包含跋文一篇及诗一首。 详情如下: 卷首:为上、中、下三段,具体内容描述如下: 上段:画面上部以石青填,幽蓝的天空中绘有十八只飞舞的白鹤,形态各异。 中段:中间部分为两只静立于 [详细...]
      2025/06/22 09:47:37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画作之中品荔枝
    2. 吴昌硕 荔枝图 120.5×82.7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新蝉叫,荔枝熟”。伴随悦耳的夏日蝉鸣,南国名果荔枝又熟了。此时,市场上面市的荔枝鲜果固然惹人馋涎,而画家笔下的荔枝果实也别有韵味,值得品味。 荔枝为我国南方特有的珍贵果树,早在公元前已人工栽培,《汉书》载:“汉初南越王尉陀以之备方物,于是荔枝始通中国(此处中国指中原)”。唐代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说它“实如丹,夏熟”。荔枝,四 [详细...]
      2025/06/22 09:46:36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一画一展一标杆——李一“一画心源”书法展观后感
    2. 李一 作品 “一个具有标杆意义的书法展”!这个基本判断,并非出于我和李一兄是多年好友的溢美之词,而是身临其境有感而发的由衷赞叹。 这个基本判断基于16个字:回归传统,固守本体,甘于日常,文采风流。 “回归传统”四字看似寻常,要做到却大不易。在很长时间里,我们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书画传统,呈现一种被割裂、被疏离,甚至被抛弃的状态。李一兄在传统的道路上,却走得坚定而扎 [详细...]
      2025/06/22 09:45:38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人如其画 在求索中砥砺前行
    2. 任四四 听海 180×192cm 纸本水墨 深圳画院专职画家任四四近年来围绕“山”“水”“城”进行创作,为此曾随我奔走于京、黔、桂、赣、浙等地,历览山水之秀,体味都市烟火。 山,是静观内省的象征。作品如《孤山》《空山回响》,构图简淡,气息沉稳,似在遥望不在眼前的山,也似在描绘心中的丘壑,虚实互生,空灵有致。 水,是灵动智慧的象征。《听海》《云从海上来》等作品,以 [详细...]
      2025/06/22 09:44:05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反传统得先有传统
    2.   生逢其时,且有备而来,人处在历史之中,思想必具历史性。   时代改变,一切重新洗牌,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有人反传统,欺师灭祖,观风言事;有人护传统,子能覆楚,我必复之。头戴扎巾,身穿黄靠,血气方刚年纪,看什么都兀杵。疑古得先有古,反传统得先有传统,方有资格为之。羽翼未成,不可轻飞,羽翼丰满,一飞冲天,惟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缕析以见理,会归以立例,惟有传统者反起传统来,方能庖丁解牛,奏刀騞然,知要害肯綮所在也。揆其根源,四书五经没背过,文词学术,古典精义不了解,反也反不到点子上。想起胡适晚年的一句话:“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 [详细...]
      2025/06/22 09:41:55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解码王雪涛的院体画改造——《雪梅斑鸠》精品解读
    2. 2025年1月,中央美术学院“传移模写教学作品展”开展,其中“典范”板块,揭示了临摹在中国画现代转型中的双重使命:既需传承古典法度,更要激活传统基因。雪涛先生的《雪梅斑鸠》正是这一命题中的典范之一。这幅画作于20世纪50年代,是雪涛先生50多岁时所作,这一点说明了他一直不懈地研习古人之法理。这幅画通过对明代吕纪院体画的解构式临摹,将院体程式进一步转化为写意新语,以实现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 画幅缩进的焦点 [详细...]
      2025/06/22 09:38:41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中国书画世界行浙江艺术中心昌福宫写生创作基地挂牌
    2. 2025 年 6 月 19 日"中国书画世界行浙江艺术中心"写生创作基地在湖州"昌福宫"举行挂牌仪式。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原常务副司长王胜利、中国书画世界行浙江艺术中心顾问、中国美术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高法根、中国书画世界行浙江艺术中心主席叶岚、西泠印社原常务副秘书长包正彦、中国书画世界行浙江艺术中心副主席王作均、叶向礼、刘为明和知名艺术家沈曙、章友良、陈学军、刘一丁、蔡树农、夏有祥、夏伟革 , 吕开明、蒋曼萝、蒙上茂以及湖州有 [详细...]
      2025/06/21 10:38:32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372(s)   9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