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书圣”王羲之开创了中国书法艺术新纪元
    2. 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王羲之如同璀璨星辰般永恒闪耀。公元353年暮春,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中,这位时年五十一岁的东晋名士,在微醺之际挥毫写就的《兰亭序》,不仅成就了"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更将中国书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峰。唐代何延之在《兰亭记》中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得此真迹后"宝惜者独此书为最",临终犹命以之殉葬,足见其艺术魔力。王羲之被尊为"书圣"绝非偶然,他身处玄风盛行的东晋,在儒道交融的思想激荡中,将汉字书写从实用功能升华 [详细...]
      2025/03/17 18:49:5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南方印痕·岳峰篆刻集》出版
    2. 《南方印痕·岳峰篆刻集》 蔡照波 主编 岳峰 著 岭南美术出版社 2025年1月出版   《南方印痕·岳峰篆刻集》近日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该书由边发吉、聂雄前作序,鞠稚儒题签。该书收录了岳峰近年来精心创作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篆刻组印53方。作者精选寿山、青田、巴林等多种石材,且全部为薄意雕、博古雕,使得文字、章法与材质呈现出自然之美。53方篆刻取法古玺、金文,朱白相间、长款穷款相搭、方 [详细...]
      2025/03/12 09:13:16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艺考20年,终结“低分跳板”
    2. 天津美术学院2025年本科招生专业考试复试圆满落幕(图源:天津美术学院) 2025年全国艺术类校考收官,文化和统考主导效应显著 艺考20年,终结“低分跳板” 3月2日,随着天津美术学院设计学类(设计类)复试结束,2025年全国美术院校校考正式收官。作为教育部艺考改革新政全面实施的第二年,“文化课门槛提升”与“省级统考主导”的双重 [详细...]
      2025/03/08 08:30:28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特殊教育中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治疗作用研究
    2.   20世纪30年代,美术治疗法正式创立,该方法通过美术媒介引导患者实现情感疏解与压力释放,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随后,该方法作为一种艺术疗法在特殊教育领域加以应用,并在欧美国家取得一定成效。美术教育在特殊教育领域的治疗作用已有科学理论证实且具备实践支撑,能够在特殊儿童的治疗过程中起到正向作用,在我国特殊教育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具体而言,美术教育在特殊教育领域虽有所应用,由于学生、教师、学生家长对美术教育的治疗作用缺乏概念以及信任问题等,导致其作用范围和效力较为有限。   为实现特殊教育中美术教育的广范围、高效率应用,必然要对特殊教育中美术教育的治 [详细...]
      2025/03/06 08:59:27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画非画:古代绘画中的图像与政治》出版
    2. 除了图像与风格的研究,艺术史还能扩展哪些新的研究视角?艺术史研究能否超越学科的边界,为更广泛的人文社科研究提供启发?艺术史中的经典作为历史的图像遗存,是否还隐藏了更多的信息?而今天的我们又是用什么样的方式破解图像密码,了解到这些隐秘的政治与历史信息的?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倡议下,由尹吉男主编的《画非画:古代绘画中的图像与政治》编选了艺术史研究中一系列经典研究成果。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画非画》一书,选入《道德再现与政治表达——唐燕妃墓、李墓屏风壁画相关问题的讨论》《论阿房宫图》《〈重屏会棋图〉背后的政治博弈——兼析其艺术特性》《宋徽 [详细...]
      2025/03/04 09:00:38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忘记书法秘密,领略书法之美
    2. 《中国书法通识课——书法没有秘密》 寇克让 著   什么是书法?为什么要学习书法?如何临摹?从哪种书体开始入门?进阶阶段,如何选择自己的主攻方向?历史上中国书法碑帖有哪些流派?如何提高字外功夫?王羲之、王献之、张旭这些名垂千古的书法名家,他们到底厉害在哪里?每一个对书法感兴趣或者想要开始学习书法的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说,书法艺术高深莫测、充满玄妙,普通人更是难以找到入门之径。 [详细...]
      2025/03/04 08:49:38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以“顺文化”IP为引擎 泰顺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与经验启示
    2. 在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县域文旅如何突破资源禀赋的局限,实现从“地理边缘”到“文化中心”的跨越?浙江省泰顺县以“走走泰顺,一切都顺”文旅IP为支点,交出了一份兼具创新性与示范性的答卷。作为“中国廊桥之乡”与“国家级生态县”,泰顺以“顺文化”为核心,通过系统性挖掘地方文化基因、艺术化重构文旅场景、数字化拓展传播边界,不仅重塑了县域文旅品牌,更探索出一条“文化赋能产业、生态反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顺文化”IP:从挖掘到蝶变的发展历程 曾经,“山高路远、浙南边陲”是外界对泰顺的刻板印象。如今,“走走泰顺,一切都顺”已成为全国知名 [详细...]
      2025/03/04 08:32:23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艺术高校赋能社会美育方法研究
    2.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要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活力。蔡元培最早将美育分为“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三个维度,构成美育研究的基本方面。   社会美育是社会公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引领风尚、重建文化、服务人民等方面的意义不可忽视。随着各高校对美育 [详细...]
      2025/02/28 08:47:37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美术专业教育处在深刻变革的前夜
    2. 近年,几大主要美术院校的报考人数持续减少,引发圈内关注。DeepSeek分析出几条原因,比如国家在美术招生中逐步提高文化分数权重,美术专业不再是文化课较差学生的“避风港”;另外美术专业社会需求小、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导致考生选择趋于理性;还有美术专业偏高的学习与培训成本,以及毕业后经济回报的不确定降低了考生的报考意愿。总体看这几条和业内看法基本一致。 但如果我们把20多年来美术专业的发展轨迹与我们经济和社会的大周期联系起来,并加以深入思考的话,会看到报考人数的逐步较少,只是巨大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而已,它大概率将引发美术专业在招生规模与学科转型方面的双重调整,这种调整同 [详细...]
      2025/02/22 11:00:43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艺考人数减六成,新艺考路在何方
    2. 中国美术学院2025年本科招生(复试)现场 摄影 李萧羽(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 2月19日,中国美术学院2025年本科招生复试在杭州如期举行,记者来到美院象山校区,与万余名怀揣艺术梦想的考生,共赴这场才华与汗水的较量。然而,与往年相比,各大美术院校校考热度已明显“降温”。曾经,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美院10万余名艺考大军集结的壮观场面,已然成为历史陈 [详细...]
      2025/02/22 11:00:01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381(s)   9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