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审美化,艺术应何为?(作者:胡经之)

      作者:核实中..2009-09-09 09:18:10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社会要以人为本,渐已成为我们大家的共识。个体的生命价值也日益受到重视,个体生命的日常生活已被纳入哲学视野,成为文化哲学的重要对象。从哲学高度来审视人的日常生活,乃文化哲学题中应有之义。那么,美学呢,要否面对日常生活?

        当代人的日常生活随着“初级现代化”的推进,正在向全面小康发展,发生了急遽变化,丰富多彩,新奇纷呈。古人云:“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审美需要伴随着日常生活的提高也逐渐发展起来。

        于是,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也就凸显出来。一方面,审美的日常生活化、自然审美、艺术审美、文化审美等多种审美活动,逐渐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过去只有极少数文化精英所能享受的,如今的“小资”、“中产”乃至小康人家也渐能享受。生活空间的拓展,自由时间的增多,已容许人们投入更多的审美活动,逐渐使日常生活丰富、完美起来,审美正在逐步走向日常生活化。另一方面,日常生活本身也在逐步审美化。衣食住行、日常起居的消费质量在提高,日常生活的品位在提升,普通人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生活本身有了更多乐趣。

        无论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还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都在提醒我们,文化美学,应对此加以关注。文化美学理所当然地要把日常生活的美学纳入视野,探索人们应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安排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生活的意义究竟何在。

        确实,当代人的审美活动已经超出了文学艺术的范围而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及至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居室装修等广阔的领域,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的日益美化,必然引发人们的美学思考。

        日常生活的急遽变化,呼唤文化美学不能只停留在文艺美学,而要进入日常生活领域,探讨生活的审美问题。

        审美如何才能日常生活化,关键在于怎样把人类创造出来的人文之美以及由天造地设天然就有的自然之美引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这要历史发展到较高水平才能做到。过去就很难,皇家园林、苏州园林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享有,就是大山名川,也只有漫游不为稻粱谋的徐霞客等文人雅士方能去体验。如今,现代媒介能把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一一呈现于影视屏幕。现在的问题反而是,涌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审美实在太多,使普通人无所措足,先进文化能进入日常生活当然好,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呢?难道都要进入寻常百姓家?我们已经在生活中遭受到了那么多的“审美疲劳”,难道还要忍受更多的“审美反感”?我们的文化美学不能不回答现实问题。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关键问题则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把日常体验提升为审美体验,而不是仅仅沉溺在日常生活的物质消费中。但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否就消解了艺术?为什么就不能进而促进艺术的进一步提升呢?为什么在把日常体验提升为审美体验之后再提升艺术体验呢?而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艺术究应何为?我想就此稍作谈论。

        依我看来,艺术和生活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艺术不必然比生活高明,平庸的、拙劣的艺术远比生活贫乏,这样的艺术若是消解,并不奇怪,也不足惜。但艺术可以而且应该有比生活高明之处。如果艺术真正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基础上有更高的提升,艺术怎么会被日常审美化所消解?所以,我们的艺术,真应该正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把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提升为艺术体验,推进艺术创造更上层楼。

        何谓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就是每个人都要进行的个体得以生存和再生产的生命活动。衣食住行,起居作息,养儿育女,生老病死,亲友往来,闲聊杂谈等等,这都是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大致包括了个人的日常消费和日常交往以及伴随而生的日常观念活动。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既离不开物,又离不开人,要直接面对人和物。因此,日常生活中最紧要的就是每个人如何待人接物。

        人类对生活的反映存在不同的方式,视要达到什么目的而定。若要认识生活,那就要遵循感性──知性──理性这条途经,获得对生活的理性认识,从理论上去掌握生活。若要去体验生活,获得对生活的精神享受,那就可以沿着直觉──反思──领悟这条途径,获得对生活的深切体验。

        所谓日常生活的审美,其实就是从日常生活是否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这个维度去体验日常生活,在市美体验中获得审美享受。作家、艺术家在从生活中直接获得的审美体验基础上,加以再体验,在再体验中反思,对美、丑、悲、喜、荒诞、滑稽等现象作出审辨、评价,然后加以符号化。在艺术创造中,应有作家、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判断,而审美判断就是审辨什么是美、丑、悲、喜等等。审美一定需要体验,但体验中有理性,有对生活的反思,通过反思而领悟人生的价值、意义。在康德之前,所谓判断力被说成是审辨力,康德之后,市辨力才转说成判断力。审美确是一种体验活动,但这里确实有“审辨”在内,是一种含有“审”的反思性体验。

        反思我们的艺术创作,数量的增长飞速,长中篇小说年产已近千部,电视剧也在万集以上,但可称为精品的究竟有多少?有,但为数不会太多。大批量的乃平庸之作,而卑劣之作也在不时涌现。对生活缺乏深切体验,而只能停留在概念认识的作品,虽仍然存在,但缺少艺术感染力,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武侠、戏说、传记倒出现颇多,但远离当今的现实,恍如隔世,很难引起在世的现实体验,而有的更在欢笑中宣扬暴力、劫杀、权谋,需引起世人的审辨。用力在日常生活体验的作品日渐多起来了,一些作品逼真表现出了另类人的“独特”体验,甚至连形形色色的“绝对隐私”也在公众面前大肆渲染。张扬、物欲、肉欲、贪欲,成了一些卑劣之作或伪艺术的主旨。这是在宣泄本能体验,既无“审辨”、“反思”、“领悟”,更无审美判断。

        我们的许多艺术,内中失去了审美判断力,关键还在价值观念的混乱,价值标准的颠倒。暴殄天物,骄奢淫逸、纸醉金迷、肉欲横流、纵欲无度,这本都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否定,是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可是在一些艺术作品中大事渲染反而成了一种荣耀。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程度尚不高,还属基本小康,还在奋斗走向全面小康,离后现代还差得远。可是,我们的一些艺术已经在为奢侈张扬,夸耀西方消费社会中的奢侈消费、虚假消费、畸形消费、标榜“超前”。其实,早在一个多世纪前,马克思就对那种刺激、畸形消费的“工业宦官”作过辛辣的讽刺:“工业的宦官投合消费者的最下流的意念,充当他和他的需要之间的牵线人,激起他的病态的欲望,窥伺他的每一个弱点,然后要求这种殷勤的服务付报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想不到如今有些文化人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悲哉!

        而对韩剧洪流滚滚而来,愤愤不平之声随之而起,韩剧美工布景不精,制作水平不高,角色表演不真,怎么会席卷中国甚至东亚荧屏?其实,这真可引起我们进一步的深思。韩国在经历了东南亚金融风景的巨大冲击之后,痛定思痛,深刻反思,决定立即转轨,在1998年鲜明提出:“文化立国”,文化成了立国之本。发展文化产业当然是“文化立国”的题中应有之义,眼光不能只停留在制作层面,而是着眼于文化内容的探求。为此,2001年,韩国专门成立了宏大的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甚至在北京、上海都成立了分支机构,研究中国人的文化需要。韩国对文化内容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历史深处,把历代的风俗、服饰、饮食、兵器、音乐、舞蹈以及丰富的历史故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贮存在“故事银行”和“原创文化”数码机构中,作家、艺术家随时都可以使用。正是韩剧最重视内容的构思,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相结合,创造出了富有文化内涵的影视作品,所以才受到人们的欢迎。

        韩剧注重展示普通人的平常生活,不去渲染暴力、凶杀、色情,而是着力突出在待人接物、处世做事中的亲情、友情、爱情。尽管生活中也有丑恶、伪善,但最后还是正义、美好取得胜利。韩剧的主旨是在弘扬东方文化的精髓:社会应该而且可以和谐。

        从美学的角度看,韩剧并非完美。我只想说,我们的艺术创新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艺术手段很重要,但更需我们重视的是文化精神。

        日常生活,乃个体生命的根基,人类文化的起点。但在日常生活世界之上,还存在着远比个体生命生产更广阔的非日常生活、超日常生活的生活世界,一个为了社会能再生产而展开的整个社会生活。整个社会的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奠基于日常生活之上。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乃是日常生活、非日常生活、超日常生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动态过程。人,一要生存,二要发展,三要完善。因此,艺术反映生活也不能仅仅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而是应着力开掘无限广阔的道路。

        来源:网络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60(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