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情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作者:杨岚)

      作者:核实中..2009-09-10 09:16:21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内容提要:本文对中国情感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在对理论资源和实践探索经验的总结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在情感教育实践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在情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文化教育和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等方面提出系统见解,并对情感教育与德育、美育、智育的关系有所阐释。

        关键词:情感教育、情感智慧、情感理性、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文化教育





        一、情感教育是中国当代教育的软肋

        改革开放后,伴随中国教育机制和考试制度的恢复重建和规范化发展,培养了大批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奠定了今天中国各方面事业发展的基础,功效非凡。但近年来中小学教育逐渐走入应试教育魔圈,并影响到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使创造性和多元智力倾向在题海战术和标准答案的研磨中钝化窒息,并且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应试教育过度偏重认知训练而忽略情感成长,再加上现代科技理性辖制,人文精神低迷,会造就一些有知识没文化、有头脑没心灵的机械化的畸形发展的人,这一问题在十年前已暴露,根据北京师范大学郑凡昌教授在全国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小学生约13%,初中生约15%,高中生约19%,大学生约25%。而且,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有随年级和年龄增长而呈下降的趋势。(参见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P233) 现在这些问题更趋激化,有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抑郁、孤僻、自卑、胆怯、自私、冷漠、不诚实、缺乏自信等心理障碍。发展至极端的并在媒体曝光引发公众高度关注的个别现象如:清华大学某学生以硫酸泼熊、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同学、某中学生杀害亲生父母,某些少年在同伴溺死的情况下掩埋遗物若无其事地回家,不断出现的大学生研究生因学习工作压力轻生事件等。这些令人震惊的现象体现出对生命的漠视,对待他人的冷漠残忍,处理人际关系的粗暴冲动,在突发事件面前暴露出的无知无措、极端自私和不可理喻的冷酷,对自我和他人情感的茫然和麻木,心理知识和情绪调节能力的极度缺乏。更普遍的是在过度竞争中泯灭的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单纯知识灌输、单一的评价标准造成的挫败感和人格畸形,对独生子女过度关爱所形成的非正常生活环境诱发的心理幼稚和脆弱,心理科学发展的滞后和不够普及,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的缺乏,人际交往中非理性行止,以及一些名牌学校学生职场遭受冷遇等,这些现象昭示出情感教育的严重滞后。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偏低、人文素养不佳、与人交往被动、实践能力不强,在大学扩招和产业结构社会结构调整的夹击中遭受就业困难,由“天之骄子”沦为人力资源市场中的滞销品,学生、教师、家长忧心忡忡,这更加剧了社会心理的跌荡,长此以往,这种忽略情感教育带来的问题会滞缓社会发展、成为现代人生存质量提升的障碍,也可能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隐患。

        自1995年全国范围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对纠正应试教育之弊,促进青少年心灵健康成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目前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组成部分,以艺术教育为核心、形成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互补互促的重要形式,开始渗入教育方针,进入课程体系,在课程改革的教学环节中体现出来。中小学教师纷纷研究在其语政外音体美甚至数理化的课程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大学的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活动也进展不错。而且情感教育开始由学校教育扩展到社会教育和文化教育领域,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热线等也开始服务大众,书籍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各大媒体对情感主题的讨论和探索五花八门,也带动了情感理论和美育实践的发展。艺术教育的广泛普及,中小学课程体系改革,大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都在促进着情感教育的发展,然而,情感教育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情感教育理念尚未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以人文文化为主,伦理学政治学格外发达,在人的管理和组织方面有深入研究,但整个文化体系围绕人展开却往往缺乏人本理念、人道情怀,压抑个人独立个性发育,这使情感教育更多强调情感的升华和规范,使其成为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政治统治的有效工具,却忽略个体心灵成长精神完善自我实现,与现代人的需求有一定差距,目前情感教育的目标仍集中在培养优秀公民、合格人才,而不是把重心放在人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上,过分功利化的目标使教育冷漠化,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仍未真正确立起来。

        其次,情感教育方法不够科学。中国情感教育仍处于经验摸索积累阶段,多缺乏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最新成果的有力支持。情感教育本为心灵教育,却往往脱离人心,外在化、形式化、知识化甚至也套上应试教育的桎梏,如泛滥的艺术考级泯灭学生真正的艺术兴趣,标准化的答案替代了真实的感觉感受和细致的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在内容上也无合理安排,往往小学阶段就开始进行爱国爱民爱社会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无私奉献精神、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教育,到大学阶段才补上基础行为习惯的文明规范、公德教育、礼貌礼仪、社会性融合、感恩亲情这样的的基础环节,而对于爱情、友情、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处理、心灵成长等重要情感的研究与教育在课程体系中几乎是盲点,或故意回避,这样早恋问题、致使学习困难的心理障碍、青春期困惑、反抗期焦虑、心理压力和精神疾患等几乎都被“正规教育”忽略,这种只见书本不见人的教育是“非人”的教育,无法满足现代需求。

        情感教育或者被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替代,或者被艺术教育人文教育淹没,缺乏独立性,也难以切实地碰触到情感问题的核心和焦点。当然,道德往往体现一定时代和一定文化体系中的正确情感标准,是主流意识形态强调的情感教育重点,艺术往往是情感的典型表现形式,利于情感认知和导向,是潜移默化的有效情感教育形式,人文学科研究人类主观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情感教育的依据,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情感教育资源,而非情感教育本身。事实上,情感教育关注的重点偏于个人心灵成长,而非社会需求,与道德教育区别;偏于内心体验而非外在表达,与艺术教育区别;偏于个人幸福而非文化进步,与人文素质教育区别。情感教育是最贴心的教育,与个体生命历程、心理发育和生涯规划紧密相关。

        情感教育是多路径教育的配合整合化合,目前家庭情感教育多是非自觉状态甚至蒙昧状态(如部分家长对孩子青春期的性与爱的教育的回避);学校情感教育尚未有效渗透于课程体系和教育实践具体环节中,与学生年龄对应的情感教育重点也不突出,缺乏针对性;社会情感教育如职业伦理(可表现为企业文化、行规、部门规则)只在小范围通行,对全社会辐射不足,这样生产领域的现代意识与生活领域的传统观念仍在拉锯战;文化情感教育因文化人自身素质问题而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利弊参半,情感文化的引导和误导力量共存。而自发的个体相互情感交流中实现的情感教育及自我情感实践反省中的经验总结,则是初级的大众化情感教育的重要方式,目前在网络文化中盛行,但也有其重欲轻情的一面,如色情和暴力的泛滥。

        情感教育目标模糊。目前铺天盖地的学校情感教育课题研究或者重点放在“激情是追求真理的动力”,或者利用积极情绪促进认知,或者强调教学中渗透情感,或者着力于和谐的情感环境和情感氛围营建,或者从关心学生入手,解决心理问题或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多把情感作为手段,而真正把情感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情感发展规律、情感理想建构、情感教育方法的并不多。而情感教育的丰富情感、深化情感、提升情感、培植情感理性的任务,以及在教育中促进人类的情感认知、情感表达、情感交流、情感理解,情感发展的具体成果也寥寥。

        总之,中国情感教育发展目前尚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未进入实质性飞跃阶段。



        二、情感教育理论资源清点及实践探索总结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有较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儒家重视心性修炼、内仁外礼,强调礼别异乐和同,注意规范情感使其合度中庸(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并把艺术教育作为情感教育主要路径。道家重视性情朴真,澹泊无为,强调心斋坐忘涤除玄鉴,赞同放任真情实感脱出礼教桎梏,对艺术自由有重要促进作用。释家强调慈悲为怀,脱出人伦束缚,不流于自然的空泛,把世间小情感上升为人类的包容性很强的深情大爱。连看起来薄情的法家也强调众法基于人情,其法术势的理论是对情感规律利用操控的范例,兵法也在情感心理研究的基础上把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艺术发挥到极致,而民间的人物品评、相书术数中积累了丰富的情感研究经验,并在私塾家教、科举荐贤、民俗土风等系统中体现出来,中国文学艺术的教化传统也使其成为情感教育的重要路径。传统情感教育与传统宗法统治的机制和观念基础相配合,虽有不少可供现代人借鉴的合理因素,但与现代情感教育的目标(促进人的心理现代化、为社会现代转型奠定必要的观念基础、利于人自身全面自由发展)还相距甚远。

        自上个世纪初期,西方情感研究和情感教育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康德关于以判断力沟通知解与理性,以情感沟通认识与实践活动(道德活动),以审美活动沟通自然界的必然与精神界的自由,为解决西方现代文化建立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二元对立的基础上的根本矛盾提供了思路。而这一路径在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中已提出:自由是精神上的解放和人格完美,可通过“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的审美教育来达成,而政治领域的一切改善都要来自人的性格的高尚化、完整和优美。这一诗意盎然的理想主义的审美救世论经蔡元培在中国传播弘扬,广为称颂,至今在中国谈及情感教育和美育,鲜有绕过或突破此论的。

        受康德和席勒哲学和美育思想的影响,王国维指出审美的情感升华功能并提出“心育”观念;梁启超强调新民自新小说始,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是艺术;蔡元培把心育推向实践,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朱光潜旨在以审美解放促进民族生命力复兴,对中国的教育革新和美育发展起了重要促进作用。而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对“有无量希望信仰,暨无穷之爱”、“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直薄旧社会之柱石”的“摩罗诗派”的倡导,直接将情感教育借文化艺术之力推向社会,而陈独秀呼唤“要把美和爱种在我们的心里”,李大钊以“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的崇高,将革命激情推向高潮。

        中国情感教育从以道德教育为核心旨在培养忠顺臣民的乐教诗教,发展到新文化运动中的摧枯拉朽、破旧立新、国民性改造运动;从建国后“培养共产主义一代新人”的浪漫理想,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洗涤自己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狂热,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现代性再度启蒙,发展成为现在进入德智体美劳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但实质性的进步并不明显。

        情感世界是文化的隐结构,文化体系现代化与情感模式现代化相互促进发展,在一定意义上青年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并试图寻求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统一的路径,直至在社会实践领域追求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的、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共产主义,也是促进文化深度现代化的努力。马克思的从经济、政治、思想领域入手解放全人类的革命风暴,改变了20世纪的人类文明风貌,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法兰克福学派阶段,已在对技术理性辖制状态的全面批判中演化为相对温和的感性解放、心理解放,而这种对于单向度社会和单向度的人的改造工程也离不开审美之维(参见马尔库塞著作)。另外,现代派对人类情感世界丰富性多向性的探索,尤其是对消极情感的深刻精神内涵的发掘,后现代主义的对技术理性的情绪反抗,当代艺术对情感表现形式的无尽可能性的大胆尝试,这些都在拓展和深化着人类的情感世界,并通过文学艺术,对大众情感模式的现代化起到推进作用,这是情感的文化教育路径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伴随中国加入国际经济贸易循环而渗透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领域。

        目前国内在情感理论研究方面,蒙培元的《情感与理性》(2002)、杨岚的《人类情感论》(2002)、仇德辉的《数理情感学》(2001)等做出了有益尝试,在情感教育方面,朱小蔓的《情感教育论纲》(1993,2007),张志勇的《情感教育论》(1995)卢家楣的《情感教学心理学》(2000)等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多数人认为美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所以关于审美教育、艺术教育的著作和论文也是情感教育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这方面著述相对丰富,文章更不胜枚举。

        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着开放力度加大,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基本同步的现象开始在情感教育领域显现,受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影响,我国教育界由片面强调知识传授转向发展智力,并引入“情商”(丹尼尔·戈尔曼的《情感智商》)和“多元智能”(加德纳《多元智能》)概念,对中国情感教育实践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情感智力亦称情绪智力,是一种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并能控制管理情绪、实现自我激励和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综合能力,在个人的成功中甚至占到80%的重要性。加德纳(Gardner)提出多元智能说,认为智能包括七种智慧:言语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的智能、认识自我的智能。多元智力说扩展了智力的概念,改变了智商概念,突破了理性认知的局限,更注重个体多方面的发展潜质及环境对智力的作用,他还为每种智慧都设计了若干种训练和培养方法,这些研究很快在教育实践领域被广泛应用和继续深化。

        信息文明时代创造力成为第一生产力,关于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才的人格特征研究也成为热点,在我国流行的如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涉及的需要层次说、成功人格论、高峰体验等可谓耳熟能详,另外,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创造性与发散性思维的关系理论及创造性人格特征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等也被广泛援引,又如麦金农在对不同领域的成功人才(如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建筑师等)的研究中发现,半数以上的人都有智力、独创性、坦率、直觉性、理论和美学兴趣、掌握造就命运的感觉等品质。这些研究表明,成功与智力品质相应,但更多的是与情感、意志、性格方面的品质相关。我国学者王极盛研究了学部委员们的创造性人格特征,认为创造性人格中的非智力因素有情绪、兴趣、意志、性格四大类52种。其中事业心、进取心、兴趣、勤奋、求知欲、意志等利于创造性发挥,应注意培养形成,而从众性、褊狭性、刻板性等不利于创造性发挥。应防止并克服。(参见班华《创造性的培养与现代德育》,《教育研究》2001/1)这些研究对目前教育改革有重要影响。还有些关于教育心理学、审美文化、成功学、社会心理学、管理模式研究等方面的成果也在情感教育方面有重要启示。

        目前情感教育在中国更多强调道德教育的内涵,而在国外则偏重在心理教育方面,同时普遍意识到艺术教育或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不容忽视的方面。真正重视并系统地进行心理教育是在20世纪中叶才开始的。情绪心理学的发展为情感教育的拓展和深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条件。情感教育在人的心智平衡、心理健康、社会性发育及人格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国关于提高情商的教育纷纷进入操作层面。高科技时代人性意义的追寻、消费时代的审美生存、知识经济要求的创新精神、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生态平衡等均需要情感教育的发展,需要情感教育引入先进理念,创造现代有效模式。而中国情感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后台走向前台、从理念走向实践,还需多方面努力。



        三、情感教育实践环节中的重点对策

        在本文第一部分谈到的情感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自然是对策研究的起点和着力点,而第二部分谈到的理论资源和探索则意味着努力的方向和方式,而在实践操作中,以下环节仍应强调指出:

        首先,情感教育的第一课堂在家庭,个体情感(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等)最佳教育时段在学前,情绪模式和情感基调的形成与父母遗传基因、教养方式、家庭生活氛围等密切相关,个体情感的健康基础在这个时期奠定,后期的情感教育多为调理加工修补改造而已,因此,五四时期讨论过的“现在我们如何做父母”的问题还得再度提出。家庭生活的质量决定于连系婚姻的基础——爱情的质量,在这个普遍接受了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婚恋自由观念的时代,每个人的选择都只能自己负责——而子女却在不可选择地承当父母选择的后果,这就要求成年人更加负责任地慎重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父母情感的质量影响家庭生活的质量,也潜在地决定子女的情感理念的雏形,家庭稳定带来的安全感是孩子情感心理健康的基础,父母之爱的均衡互补是孩子社会性发育的营养剂,父母关系模式对孩子的性别意识、爱情观、家庭观有正向或反向的重要影响,父母行为方式和观念体系尤其是其情感智慧水平也会影响到子女的言行。家庭情感教育对孩子和成人同样重要,目前已有非正规的家长学校出现,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包括如何调整家长自己的情感状态)已成为电视台热门话题。

        其次,情感的学校教育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社会情感形成和发育主要在学习生涯阶段完成,应在课程体系中贯穿情感教育内容,尤其在语文和其他人文学科的课本中应适时适量加入与学生情感年龄相应的内容。幼儿园教育应注重基本情绪的认知和表达;小学阶段应偏重对亲情认识自觉化,对基本社会情感可初步理解和顺畅交流;中学阶段应开始对亲情友情有理性化认知,初步树立爱情理想,可控制调节自我情绪,社会情感发育并树立社会理想,对人类道德情感、宗教情感、理智感、审美感的基本规律等有常识性的了解和体验;大学阶段个体情感应成熟并可自主自如处理个人事务,社会情感现实化并开始进入实践阶段,文化情感充分发育并树立文化理想,自我意识明确,个体人格定型。情感发育与知识学习同步的进程决定了学习成为人类社会化、文化化的重要路径,而学习困难也往往与情感障碍和情感挫折伴随,若知识灌输淹没了心灵成长,也会形成一系列心理问题和情感问题。目前中学新课改活动中强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正在探索中,而大学情感教育还在亡羊补牢的心理咨询治疗与虚玄空洞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之间打秋千,真正深入研究情感科学、情感哲学、情感美学的成果很少,更难得进入课程体系环节。

        学校教育不是冷漠的知识传递,在生命教育、人性教育和类意识类情怀的教育上,中国教育还应大力加强以适应世界文化发展大势,切实培养学生的情感理解、情感交流、情感表达、情感实践的能力,以适应世界人才市场的需求。学校是人类文化精华传承和创造的重要基地,也会成为研究情感规律、培植情感理想的沃土。人的生存不取决于过去,不限定于现在,而朝向自己构想的未来。情感的学校教育阶段以正面教育为主并有理想主义色彩是正常的,它保证了文明进步的内在动力。

        情感的社会教育是面对社会成员全体的,通过政治法律道德舆论民俗风尚等进行,现代社会突出了职业领域的情感教育,渗透在经济伦理、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工作态度、基本价值观等方面,并通过奖惩机制、升迁规则有力地规范。在现代企业中占主流地位的现代观念、现代意识、现代情感模式因企业的成功而广泛辐射到全社会,人们的社会情感模式往往打着鲜明的职业特征烙印。职业道德建设是情感的社会教育的普泛化形式,而目前广为诟病的“社会风气不正”与各行各业的职业伦理建构不力有关。诸如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现象,为短期经济效益不惜损坏社会效益的行为,在自我利益驱动下损害劳动者和消费者利益,侵占国家集体利益、危害社会公正和安全的极端事件,以及非正常竞争、非理性经营管理、不规范操作等,均彰显出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情感理性的缺乏,而这些现象如此普遍也暴露出大众权利意识的淡薄,政治激情的干涸,而这对市场经济的法制化、民主政治的程序化、现代观念的普及化都是巨大的障碍。这说明,中国人情感世界的现代化还任重道远,快速进展的表层的社会现代化往往与缓慢变迁的深层的观念和心理的现代化不能同步、相互促进,毕竟,人的素质决定他所从事的事业的性质。

        情感的文化教育对于成年人是重要的形式,古代就有剧场阶级、教化众生等说法,文化艺术对大众情感理想塑造及群众心态(民心民情)的导向功不可没,而目前多媒体的传播途径将文化教育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今恐怕是“新民”自新电视节目始,重塑“国民性”得从网络文化入手,理解“新新人类”的情感模式得从数码艺术中解读。情感的情绪化和理性化在高科技时代同时趋向其极,情感的自然性和文化性也撑展开起巨大的张力结构,情感世界的平面化多元化复杂化使其表达形式也发生巨变,文化艺术工作者的现有素质短期内还无法完全适应,这使得新旧媒体的分野加深了文化代沟差距。

        情感教育的自发形式是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情感经验的传递和积累也包括自己的反思和在他人的经验教训中获得自己的成长。而现代传媒的发展打开了人类情感世界的黑箱,新闻比小说精彩,生活秀比电视剧丰富,博客写作比文艺欣赏普遍,自我剖析比文艺家解读更真切,网上点击率比文化批评有说服力,短信投票比专家筛选影响大。大众情感世界不必在文化人的阐释表现中亮相,而直接赤裸裸呈示,精英文化的话语权实际上受限,“文化人”(主要是文艺人)泛化的同时地位更加边缘化,青少年文化与信息文化的联盟迅速突破了传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统治格局,文化现代化的破旧立新工作在戏说、大话、歪批、简化经典的潮流和超女乐男娱乐八卦玄幻青春的喧嚣中进行。目前百家讲坛式的沟通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传统文化与新生文化的努力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它使传统语言文字文化与新视听时代的文化在人性理解的基础上接通,不至于因隔绝而使传统文化成为老古董、现代文化成为纯游戏。在传播消解隐私的时代,情感发展不再是个体隐秘成长的过程,而成为可透视的研究对象,主体间的屏障透明化,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映射他人的精神镜像,虽然精神文化体系平面化了,而情感研究却进入黄金时代。科学祛魅的功能延伸到情感领域,大众情感理性和情感消费水准的普遍提升对文艺发展既是机遇又是严峻挑战。

        情感文化的成熟与大众情感生活和精神文化体系发展的基础水准相关,而情感发展水平在文学及艺术领域体现更为集中和明确,文艺对大众情感发展模式和趋向的影响似乎怎么高估都不过分。作为精神产品生产者的文化人,其自身的情感发展水准和对情感理性认知的程度直接表现于其作品,并通过作品影响大众的情感世界,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文艺工作者自身内在世界的现代化迫在眉睫。而中国目前文艺工作者的科学素养相当低(甚至属于农民之外最大的科盲群体),很难真正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以科学文化为核心的现代文化体系,其感受和想象力及审美情趣和表达习惯也停留在熟悉而滞缓的农耕文明基础上(如鬼怪片与科幻片的区别),对现代题材和现代性的阐释多在“都市放牛”水准,脱不了“山药蛋儿味”,即使写色情,也是“土黄色”的。一批女作家的都市写作虽有了“小市民气”,而在名牌堆砌、物质审美和身体写作、私人呓语的低狭空间中,看得到穷人乍富的惊喜和附庸风雅的自恋,仍看不到现代精神的高扬和深邃。港台文化的工业化复制与商业化流通可谓精神生产方式趋于现代化了,但精神内涵的“港气”(即时性)和“岛气”(小格局)也不足以支持有悠久文明史的的大国民族精神殿堂。风靡大陆的“言情”小说中无理性的“纯情”和“蛋白质美女”(笨蛋白痴神经质)不过是精神低幼化的病态审美情趣的弥漫,而风靡世界的三句话不过便开打的中国功夫片和动作片似乎只是在塑造一个无脑民族和荒蛮乡野的异域想象,这些文艺作品狂受追捧,也正说明这些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接受者的精神同构,都高不到哪儿去。而目前无论是半老“愤青”的开骂,还是中学退学者的青春写作,多无法改变网络喧嚣中的精神荒凉,而科班出身的编辑们的圆睁慧眼和精心热炒,以及博士毕业的评论家们的恨铁不成钢的“过度阐释”也无济于事。精神平面化、文化娱乐化的态势并未因高等教育的普及而改变多少,反倒是扩大招生和就业困难使高等教育的水分增加,精神发展不适应应试教育规范的文艺人才往往无法顺利进入优质文化教育的系统,对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陌生使其对现代人性和现代社会发展研究不够深透,多数作品或者在传统文化圈子打转,或者流于对西方现代艺术的表面模仿,大大制约了中国现代文学和艺术的发展。而欧美大片热卖,“哈韩哈日”风行,则在本土文化市场为他国文化产业张目,也让中国文化人开眼的同时不免尴尬警醒。情感教育常常是双向双刃的。

        情感教育是全员全程的教育,个体的生命历程中积累的情感经验如何累积性增长并顺利实现代际传递,精神产品中渗透的情感智慧如何系统化成为可普及可操作的真理体系,人类文明中陶冶出的情感理想如何在现实中提升人的生存质量,都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情感教育可自上而下从教育方针、教材体系改革或文化定位与文化管理入手,也可自下而上从爱心培养、人性关怀、美育德育入手,还可渗透于家庭生活、社会活动、文化生产、精神消费等环节中,只要确立了现代情感教育理念,人们就会在情感教育实践中创造出无数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个体心灵健康成长和幸福生存,促进国民文化心理结构和人格结构的现代化,促进文化生态平衡及和谐世界的建设。





        可参考文献

        张志平:《情感的本质与意义——舍勒的情感现象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蒙培元《情感与理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漫谈情感哲学》,新视野2001/2

        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1993年版

        张志勇《情感教育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杨岚《人类情感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仇德辉《数理情感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李德顺《从情感到理性――关于我国当前道德形势的再思考》教学与研究2001年5、6期 

        徐碧辉《美育: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哲学研究1996年第8期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鱼霞《基础教育新概念:情感教育》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耿文秀译,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年版

        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沈致隆译,北京 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2007年7月26日于津门眺园里



        杨岚: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素质教学部主任,哲学博士。主要著作有《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人类情感论》等。

        来源:网络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87(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