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培成与丁设同台“炫技”,当代海派名家双人展系列再度上新

      作者:范昕2023-12-10 15:05:12 来源:文汇报

        刘海粟美术馆的“当代海派名家·双人展系列”一年一度,颇具口碑效应,今天这一系列迎来第三回上新,这一次展览的主角是张培成和丁设。在上海成长的这两代艺术家,同台“炫技”,形成传统与创新、抽象与具象的艺术对话。此前该系列已陆续推出杨正新与王劼音、张雷平与何曦的双人展,均取得不俗反响。

        展览出品及策展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石墨教授坦言,此次双人展将张培成人类文明共同体的想象和丁设抽象符号的东方书写这两种叙事对比呈现,一方面希望引发跨学界业界跨文化跨媒介的关注和对话,另一方面希望将海派持续深耕创新的艺术家重新带到大众面前。展览将让人看到他们如何带着来自传统的深厚底蕴和积淀,诠释并不懈创新以保持海派艺术的活力。

        “石涛曾说‘笔墨当随时代’,但艺术不是被动地‘随时代’,更应该是呼应时代,引领时代,创造时代。这正是海派双人展系列选择艺术家的重要标准。”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艺术评论家林明杰教授说。

        今年75岁的张培成,成名颇早,现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他此次参展的作品近六成为新作,包括最新的两个系列《洪荒世界》和《绚烂》。

        《洪荒世界》聚焦原始社会人类生活,黑白水墨着色简洁,画面充满古朴、苍凉之感;《绚烂》则以当下都市生活为题材,同样以水墨绘制,但用色鲜亮,充满勃勃生机。风格各异的这两个系列,也形成了张培成水墨风格的自我对话。

        这些作品青春烂漫,没有老笔纷披的炫技。林明杰认为,张培成永远像是朦胧诗和校园歌曲。但这并不意味着柔弱和缺乏份量。他现在都市情景作为创作主题,目的在于探索水墨的现代性进程。每一个好的艺术家都是他那个时代特立独行的探索者。张培成的艺术既是那个回归理性,崇尚知识,思想解放时代的产物,也是其个人艺术思想和创作勇气的成果。

        “我这个人在画画上是不安分的。”张培成笑言,当年的民间画风,自己画了十来年后就开始觉得没劲。“因为太熟练了,当我每次提笔,就已经知道这张画最后呈现的会是什么样子。”反倒是创作时的“未知感”令张培成沉迷,“提起画笔,心里清楚自己要往哪个方向走,但对结果的呈现是朦朦胧胧的,那才有劲。画画好玩,其实也就在这里。”

        与此同时,张培成也强调自己“喜欢求变,但不喜欢突变”。他认为真正的求变,应该是在自我探中就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而真正的创造,也应该是深入到艺术语言各方面包括造型、画面结构、空间结构等全方位的追寻探索。而不是单一的一种变化。

        今年51岁的丁设,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此次他展出的作品类型丰富,包括绘画、装置、手稿以及数字作品。甚至连他工作室所在建筑维修时脚手架铁丝,也被他收集起来做成作品。这些作品大多为大尺寸作品,最大的可以达到十来米的高度。丁设坦言希望类型更丰富一些,风格更纯粹一些。这些作品包括亚麻布作品、铝丝装置作品,还有数字影像作品以及用霓虹灯管做的作品,基本都属于“黑白”系列。

        尽管丁设的抽象符号,不免让人直观发问“这画的具体是什么?”林明杰却指出,丁设但作品让人不仅感受到中国古代草圣们的潇洒和才情,也感受到当今时代活泼泼的节奏和色彩。

        近年来,丁设致力于抽象符号表现和东方文化书写。“我的作品基本上是以书写方式进行抽象样式的表现,虽然材质包括艺术形式表现都不太一样,但是基本上都是内容符号,这和我之前的风格都是有延续的。”丁设说。

        作为抽象领域为主的艺术家,丁设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以西方审美主导的抽象领域建立起东方文化的表达语系。丁设认为,东方人的审美方式跟西方人不太一样,同样画抽象绘画,线和点的运用就不太一样。“因为我们对线的认知,从中锋到侧锋,以及它的顿挫、停顿或者说转折,都是我们从小练习书法或描红的时候形成的习惯方式。包括我们周围的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也会根深蒂固,所以呈现出来的表现方式肯定跟西方人不一样,所体现出来的情绪和视觉也就不一样。”

        和张培成致力于“突破“自己类似,丁设每一天都在努力“让自己在创作上变得更加陌生”。他坦言:“一个具有探索精神的艺术家,每一天面对的都是新鲜的,这样做出来的作品才是有意义、有生命力的。”

        此次展览由刘海粟美术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主办,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承办,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总顾问:朱自强、出品人:石墨、郁镇宇,策展人:石墨,林明杰担任学术主持。展览将展至12月24日。

        责任编辑:静愚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83(s)   1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