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作为中西方当代学术和社会热点的审美教育(作者:曾繁仁)
    2. [摘 要]在人类走向新世纪、迎接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之际,美育已成为中西方当代学术与社会的热点。这是一种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的突现,使美育显示出从未有过的重要性。市场经济所产生的市场本位、拜金主义等负效应,要求将人的全面发展与关怀提到突出位置,美育作为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成为人的全面发展与关怀的不可缺少的方面。新时代要求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社会与生产劳动。同时,人类应以审美的世界观对待人类自身,努力做到心理与生理及两者之间的和谐协调。当代审美教育与传统美育相比,在地位、作用与学科发展等方面均有其特点。而在新时代中西方美学家应通过对话交流、取长 [详细...]
      2009/09/10 10:37:29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审美教育”观质疑(作者:李廷扬)
    2. 一、审美教育说的疑义 唯物主义认为:“美”是人类与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三者缺一都不可能有美的产生、存在、运动、变化和发展。“审美”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是人的一种十分个性化的精神活动,它必须也只能以美的无限多样性及其产生、存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现象、本质、规律为作为自己的前提或对象。因此,“审美”为作为个人的一种身心体验(美感)、主观认识(美识)、价值判断(美值)的精神活动,既不可能,也不应该离开人类共有的自然属性、社会然属性,以及自然与社会自身的性质、状态去孤立地进行。这就意味着:个人作为 [详细...]
      2009/09/10 10:36:2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作者:蒋冰海)
    2.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美育的性质与自身特点决定的。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所以,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情感的开发与升华,只能通过情感的作用。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用康德的话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 [详细...]
      2009/09/10 10:35:1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硫酸泼熊”引发的思考(作者:袁济喜)
    2. 我们都知道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显示,当这个人他的人格出现某些偏缺的时候,它的行为也会随之出现一些反常的现象。那么人们一定还记得,去年北京有一所著名的大学的一位学子,他为了验证他所学专业知识,用硫酸向动物园的熊泼去,造成熊严重的灼伤,也引起了社会公愤,那么据说呢,这位学子后来表白,他是认为呢他这样做是有理由的,他是为了用泼熊的过程来验证他所学的化学知识,那么在我们今天看来,他的人格和他的精神世界是有一定的缺陷的,我们的教育如果只有科技教育,而没有人文教育,那他是不全面的。 那么从更大的时代背景来看,当今的中国人,他在人格世界当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一些反常的现象。那 [详细...]
      2009/09/10 10:33:5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席勒的审美乌托邦及其现代批判(作者:高建平)
    2.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我们这一代文革以后成长起来的美学研究者,对席勒的印象经历了三次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大学中文系里,马列文论课上教两个“席勒式”:一个是“席勒式传声筒”。马克思在1859年4月1日给拉萨尔的信中写道,“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1] 29卷573页 这引起了有关文学上的席勒式和莎士比亚化的讨论。席勒式是要否定的,而莎士比亚化是值得肯定的。另一个是席勒式庸人倾向。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称赞黑格尔的《精神 [详细...]
      2009/09/10 09:34:33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立美教育研究的新进展——评教育境界说(上)(作者:李廷扬)
    2. 一 教育境界说的贡献 “立美”和“立美教育”概念的提出,和所有新事物、新观点一样,一开始难以十全十美,自然也未能引起普遍的重视和足够的研究。这种情况不足为怪,却也见出美学、美育研究之艰难。 是金矿,自然就会有人开发和冶炼,十年之后,陈建翔于《争鸣》杂志1992年第2期发表一篇题为《美育是教育的一种境界》的文章,在立美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该文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 (一)旧美育观的缺陷 该文认为:“以往美育观的根本缺陷,是不考虑教育自身整体的美。”[1] [详细...]
      2009/09/10 09:33:1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立美教育研究的新进展——评教育境界说(下)(作者:李廷扬)
    2. 一 教育境界说的拓展 根据美育的一般规律(美的规律)和特殊规律(美育规律),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加深了对教育的一般规律(实践规律)和特殊规律(教育规律)的认识,使之从“照章办事”的机械唯物论走向“自由创新” 的辩证唯物论。即由“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被动屈从、力求遵循教育自身的本然性、客体性和必然性的运行机制,走向主动豪迈、追求美育发展的应然性、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发展轨道,从而大大提高了“人”在教育中的的主体地位、能动作用及历史意义,使“教 [详细...]
      2009/09/10 09:32:4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美育研究的新突破 ——评“美育形式”说(作者:李廷扬)
    2. 一、美育的形式和地位 (一)美育形式的内涵和意义 审美以美为对象,而美总得有一定的存在方式即外部表现。因此,美育形式说试图根据美和审美的关系及其功能价值,来明确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的性质、地位、作用和意义。 这种观点认为,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客观现实性;审美是美的复现与观照,具有主观能动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只有先在实践中建立起美的形式,才有可能展开审美活动。相应地,在教育领域中,也只有先为受教育者建立美的形式,才能进行审美教育,发展人的审美力。 对此,赵宋光在《论美育的功能》一文中,提出了一个与“审 [详细...]
      2009/09/10 09:32:09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审美主义和主体间性美学的先声——重读席勒《美育书简》(作者:杨春时)
    2. 由于席勒美学思想追随康德,因此,人们一般都把他当作启蒙主义的美学家;他的《美育书简》也被当作启蒙主义审美教育的经典性著作。但是,席勒的意义不止于此。任何思想巨人的著作都不会一览无余地被解读,它的意义是不断地被发掘出来的。席勒美学思想也是一个没有发掘完毕的思想宝库,黑格尔、马克思等都从中汲取了宝贵的思想源泉。希勒的美学思想也成为现代美学的思想资源。哈贝马斯在审美主义和主体间性的意义上重新发现了席勒,他说:《美育书简》“成为了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第一部纲领性文件”;“艺术被看作是一种深入到主体间性关系当中的‘中介形式’…&h [详细...]
      2009/09/10 09:31:19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审美教育:恢复人性完整建构和谐人格的一项社会工程(作者:朱忠元)
    2. 自从机器化大生产产生以来,人的“异化”问题就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整个二十世纪的文化和文学艺术都给予机器大生产所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以极大的关注,文化艺术以极大的热情舍弃人类几千年来对外部世界的关注进而关注人类的内心世界,关注在繁荣的物质掩盖下的精神危机,不管是卡夫卡关于人变成甲壳虫的隐喻,还是他对“城堡”似的制度困境和精神困境的描写,还是尼采“上帝死了”的预言,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甚至萨特关于“他人即地狱”的言说,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裂的论述,以及法兰克福学派关于技术文明的批判,都反映了人类心灵被& [详细...]
      2009/09/10 09:30:5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017(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