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消除生硬的痕迹,熔铸带有东方式柔情诗意的表现主义
    2. 《大海与少年》 180×360cm 2021年 记得第一次偶然见到闫平的作品时,尽管当初我对作者的情况一无所知,但所见之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觉这是在国内见到的最好的表现主义油画作品,而这种直觉判断即来自于我对中西油画史源流的基本理解。如欲对闫平油画作出中肯的定位,也必须参考这样的坐标系。 堪称国内迄今为止无可匹敌的表现主义女画家 闫平是中国杰出 [详细...]
      2025/07/25 09:11:23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前景在油画构图中的运用研究
    2.   【摘要】前景作为一种构图方式,不仅能够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还起到引导观者视线、丰富视觉体验的作用。本文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前景的多重作用,探索前景在油画构图中的广泛运用以及丰富的艺术效果,为艺术创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前景;空间感;视线引导   前景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前景的定义和特点   “前景”一词在摄影中较为常见,通常是指“在主体前或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或景物。前景有时是画面的主体,有时是画面的陪体。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前景都是画面中背景环境的组成部分。创作者用前景来搭配电 [详细...]
      2025/07/24 08:25:38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赵培智:直抵精神意象的真实
    2. 《光脚的男人》 210cm×90cm 布面油画 2020 欣赏培智的绘画能够不断体会画面被分割空间的内部张力,保持着一种简约、平面化倾向,摒弃了叙事性的冗杂,意在感知人与物的外延。虽然所选择主题是日常生活中各种生活、人物、风景等的意象,但观者可以看到其艺术表现往往可被视为可感的时间符号。同时,培智的作品还展示了绘画置于当下突围的潜在意识,并立足于对社会、文化及生活的思考,挖掘视觉形象更多的潜在性,揭示了艺 [详细...]
      2025/07/24 08:19:22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品读“涅瓦河畔的遐思”
    2. 观众在佩纳特庄园画室场景打卡。 李韵摄/光明图片 画家列宾在国内迄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特展于国博启幕——品读“涅瓦河畔的遐思”    【带你一起看大展】   也许你不认识画家列宾,但你一定知道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它的作者就是列宾——俄罗斯民族艺术的“视觉诗人”。   2025年 [详细...]
      2025/07/24 07:57:11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把这块土地上丰厚的历史融入写生和创作之中
    2. 肖谷 塔克拉玛干 油画 2005年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今天,我们来谈新疆题材美术创作是很有意义的。新疆题材美术创作不仅关乎新疆题材,更关乎“丝路”历史、文化和风土与人情题材表达。当下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能进一步展示“丝路”沿线区域所蕴藏的文化宝藏和人民的精神风貌,传递了古丝绸之路的文化多样性。   我很有幸地在25年之前,来到新疆阿克苏地区任职,有机会深入体 [详细...]
      2025/07/22 08:30:23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陈坚:探寻生命本源的朝圣之旅
    2. 陈坚 路遇 153×113cm 纸本水彩 2010年   我一直相信,真诚、有情感的艺术最打动人心。我的帕米尔之行拒绝走马观花式的采风写生。我参加当地人的婚丧嫁娶,尽心尽力给他们提供帮助,正是这些与当地人之间的情感互动,让我的绘画在技巧、风格、样式背后,自然而然地生发出艺术最真挚的美——情感。我是崇尚艺术精神价值的理想主义者,把质朴当成自己艺术精神的追求。每次穿越疆域,与其说是写生认知之行,毋宁说是探寻生 [详细...]
      2025/07/22 08:27:58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全山石:要深入到新疆民族同志生活中去
    2. 全山石 维吾尔族百岁老人买买提 90×100cm 布面油画 2007年 中国美院教授、著名油画家全山石前后20多次来到新疆,新疆的热情、风情都吸引着他,更让他着迷的,是发掘了新疆这座天然的油画素材宝库。“色彩与光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疆的紫外线特别强,所呈现的颜色也特别美。”全山石给我们举例道:他在新疆的田野里遇到了一位小姑娘,她的头巾布颜色特别漂亮,像宝石一样,于是他买了一条新的头巾布与之交换,到杭州后找模 [详细...]
      2025/07/22 08:26:54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印象·日出》与中国写意油画
    2. 印象·日出(油画) 1892年 莫奈 薄雾中晨曦微露的码头,起重臂已经张牙舞爪做好忙碌的准备,远处浓烟滚滚,三艘摇曳的小船由近及远,朝阳向海面投射下几缕倒影……莫奈的《印象·日出》用简单的笔触就带给观众丰富的感知和无限的遐想。 32岁的莫奈三两笔抓住环境对象的特征并强化人的第一感觉,展现艺术表达上的大胆与自由。光线与色彩是传达情绪与情感信息的重要手段。印象派之前,画家们追求在光的稳定 [详细...]
      2025/07/20 09:01:12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展览的启示
    2. 通向现代的道路是流动且多向的 ——“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展览的启示 19世纪是一个变革的年代,从精致典雅的学院派艺术到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巴比松画派、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纳比派……西方艺术在法国这个欧洲文化中心完成蜕变,逐渐走向20世纪的现代艺术,而这场艺术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很多都收藏于奥赛博物馆这个艺术宝库之中。 [详细...]
      2025/07/20 08:59:51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在双向突围中开辟艺术新径——谈徐里的艺术成就、独特价值及其国际影响
    2. 《家园》90×90cm 2017年 时间苍茫,往事依稀。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长安山求学时就认识徐里,我在文学之路上下求索,他在艺术海洋遨游远行。而今叫人惊叹的是,他奔驰与绽放的速度实在太快了,显然,他已走得更高更广更远。生命中的万千景象,焕然光彩,如同他笔下绘声绘色的画作,铺陈出天地间最为真实的视觉盛宴,繁富多姿,境界壮阔,以至成为一种风神骨气,连同其经历和故事,站成一道最光华的风景。于 [详细...]
      2025/07/19 08:43:38 来源:中文学刊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1.263(s)   9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