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的旷达之旅
    2.    【古代名人文化地图】      《诗品》中有“著手成春”的说法,作为旅行达人,大诗人苏轼仿佛有“著足成春”的魔法。凡他踏足之处,总有文学的芬芳荡漾:眉州、汴梁、凤翔、黄州、颍州、杭州……一个个地名,在苏轼身后,化成了一座座流芳后世的人文地标。   后世文人来到这些地方,往往不免感叹“苏轼题诗在上头”。到了美丽的西子湖畔,自然会想起“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到了荔枝累累 [详细...]
      2023/12/15 08:03:39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从审美视角看大唐
    2. 汉白玉思惟菩萨像保利艺术博物馆藏。图片选自《大唐气象—唐朝审美意识研究》    【读书者说】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时代,在漫长历史中曾是代表中华文明的一个标志性的朝代。大唐帝国屹立在东方时,欧洲还处在黑暗的中世纪,美洲还没有被发现。此时的大唐帝国无疑是当时世界第一强国,政治、经济、文化、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 [详细...]
      2022/06/16 07:44:02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推进和深化
    2. 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推进和深化 ——评张法著《中国美学史》(修订版)   学术成果的呈现方式,既有令人震惊的奇观,如德国哲学家康德十年磨一剑,写出《纯粹理性批判》,一举奠定了康德在哲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也有在某一个领域持续不断的耕耘,拓展边界、深化内容,彰显作者的学术青春和思想魅力——这是学术研究更常见的方式。无疑,张法教授75万字的《中国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修订版,以下简称该书)是这种常见呈现方式中的突出代表。2000年,作者出版30万字的《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45万字的《中国美学史》(四川人 [详细...]
      2020/10/12 07:54:36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寻找祖国三千里”史料图文展在浙江图书馆开展
    2. 据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浙江省委员会官方微信消息,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也是台湾光复75周年。为纪念台湾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心向祖国、追求光明的光辉历程,展现台湾同胞爱国爱乡光荣传统,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浙江省台联与上海市台联联合主办“‘寻找祖国三千里’——失落的台湾医界良心(1895—1950)”史料图文展,于9月4日、9月5日在浙江图书馆、杭州连横纪念馆陆续开展。 9月4日下午, [详细...]
      2020/09/07 08:13: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从器物走近历史——读《辽代铁器考古研究》
    2. 将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书《辽代铁器考古研究》置于书案之上,感到颇有分量。这是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冯永谦先生辽代铁器考古研究的最新成果。阅读该书,感到不仅材料齐全,内容详瞻,条理分明,而更重要的是,书中的辽代各种铁器实测图和照片超过1400幅,仅此一项,就非常值得重视。测图与照片,对于一部研究历史实物的学术著作来说。读了图片,就有了研究历史问题时与文献记载相比对的资料。研究者观察、揣摩图片,犹如看到实物,就有了论证的依据。 当下,辽代考古著作已出版多种,而稍显滞后的器物学研究,也有某些方面探索,如辽代金银器、陶瓷器等,都已见于著述。但到目前为止,专为辽代铁 [详细...]
      2020/06/06 07:25:30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打通书画文史界限
    2.   打通书画文史界限(名师谈艺)   早在唐代,张彦远便在《历代名画记》中叙画之源流,认为“书画异名而同体也”。元代赵孟頫则明确提出“书画同源”。以书入画,是中国画的传统。近代以来,诸多大家亦是书画兼擅、文史俱通。当下,随着电子技术进步,年轻人不再拿起毛笔,大多书家或画家也只精于己业。如何更好地传承笔墨精神,打通书画文史之界限,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   传统书画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书画创作者必先丰富自身精神世界,具备综合文化素养,才能以笔墨表达文化内涵和心灵感悟。近代如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等大家,无不 [详细...]
      2020/05/18 07:13:13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静愚
    1. 谁能成为“文正”公
    2. 岳阳楼图夏永/绘   唐代以来,有一个比较奇特的文化现象。文人入仕且官居高位后,大都期冀被皇帝赐封一个谥号——文正。但是作为封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对这个谥号把持得非常严格,轻易不许人。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博得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都是当时朝廷高度认可和文人交相赞誉的国之重臣。历宋、元、明、清四朝,共有26位股肱之臣生前或死后获赠文正谥号这一 [详细...]
      2020/05/15 06:54:19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国宝的奇妙之旅》:让历史可感知 文物会说话
    2. “本人就是镶金兽首玛瑙杯,环顾博物馆一圈,要论贵重程度,可能每件器物都有资格自称价值连城,可说到神秘,我大概可以夸下海口,自认为‘非我莫属’。”青年演员许凯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这件文物的一生,展开一幅开放多元的大唐画卷。 “镶金兽首玛瑙杯”陈列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自2019年9月25日起,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与酷我音乐联合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国内知名博物馆重点打造了青少年文化传承音频节目《国宝的奇妙之旅》,总计上线20期,“国宝的奇妙之旅”“跟着国宝去旅行”等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达3.2亿次,305万次的网友参与了话题讨论。 [详细...]
      2020/04/24 06:51:54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静愚
    1. 这些历史博物图书在朋友圈刷屏 好在哪里
    2.    这些历史博物图书 火了朋友圈,好在哪里   为什么说善于“见风使舵”的中国古代纵帆船技术远超同时期的西方横帆船?为什么说“马踏飞燕”脚下踏的可能根本不是燕?带着这些有趣的问题,近期出版的一批历史博物图书,在不少人朋友圈里刷了屏。   无论是《中国木帆船》《70件文物里的中国》,还是《年方六千——文物的故事》,从好玩的话题入手,以大量图文畅谈文物引发“朋友圈体”历史文化畅想是共同的优点。“让文博读物不再艰涩高冷”,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图书编辑王珍的话来说就是,在保持专业性权威性的同时,更要贴近读者的阅读需求才算成功。 [详细...]
      2020/04/03 06:31:31 来源:文汇报 编辑:静愚
    1. 艺术如何表现瘟疫?——以艺术史为例
    2.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但历史地看,这不是人类所遭遇的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尽管艺术治不了病,但这并不代表艺术在灾难面前毫无意义;相反,艺术不仅能够洞见历史,调动我们的思想和情感,而且也有助于对现实的理解和信心的凝聚。德国画家丢勒创作的《天启四骑士》来源《圣经》中的天启四骑士。画面上四个骑士从右上到左下分布,分别拿着弓箭、剑、天平、铁叉,代表人类灾难的四种类型:瘟疫、战争、饥荒和死亡。但实际上,灾难的类型可能比 [详细...]
      2020/02/26 08:51:40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428(s)   9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