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29) "custom parameter invalid:area" 美术史论-国画家网 -最大的国画艺术门户网站
#
    1. 论刘纲纪的实践自由论美学(作者:王怀义)
    2. 刘纲纪的实践自由论美学以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为理论基石,以“劳动创造了美”为根本指针,以创造自由为显著特征,是典型的比较纯粹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形态。这一美学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我国诞生以来美学实践的总结,又开启了21世纪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新局面。在刘纲纪看来,马克思主义美学到目前为止还处在建立和形成自己的基本理论体系的阶段,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也是这一理论体系建构的研究。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个思想,具体历史地开展科学实证研究,对古今中外的一切美学理论加以批判的考察吸收,是未来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应该着重加强的工作。刘纲纪的实践自由论美学就是 [详细...]
      2009/09/09 09:48:0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新感性”大厦的松散基座——评李泽厚实践美学的“感官的人化说”(作者:汪济生)
    2. 以李泽厚先生的美学学说为代表的实践美学观虽然已频遭质疑,但它在美学界的主流地位似仍未被动摇。其重要原因,固然是能有实力与之抗衡、或能将之取代的美学思想尚未彰显,但同时,恐怕也和对实践美学的“症结”的扎实、细致的解构尚嫌不足有关。毕竟,学术的真正进展,不是靠虚张声势的吆喝,或追随时尚话题的赶场。笔者将正视自己在实践美学观中觉察到的一些疑难之点,努力做一些解构工作。本文即是这种努力之一。 李泽厚先生概念系统的“工具本体”阶段,向我们描述的是,外部世界在人力、人的借助制造并使用工具的实践中,走向“自然的人化”、 [详细...]
      2009/09/09 09:47:3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必须正视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动物界定问题上的区别(作者:汪济生)
    2. 我国美学界实践派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起码在主观上,是明确而坚决地把他们的学说的基础,建立在经典作家们的论述之上的。他们在自己的美学论文、论著中,大量地引用经典作家们的语录,便是这一信念的明显表征。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因为马克思恩格斯目光犀利、思想严谨、知识浩瀚、涉猎广博,常能使我们在困境中豁然开朗。但这在不知不觉中,也会使我们的一些学者养成一种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其一,对文字资料的过于看重,忘记了对文字的真理性最终做出定夺的是科学和事实,而科学和事实往往是与时俱进地在进步和发展中的。在文字资料与科学和事实出现抵牾时,一些学者的做法往往是用书本遮住眼睛。其二,当他们依赖的对象出 [详细...]
      2009/09/09 09:47:0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劳动创造了美”还是“劳动生产了美”(作者:汪济生)
    2. 一,众所周知,“劳动创造了美”,是实践美学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命题之一。 这一命题对于实践美学的重要性,不但是由于它实际上居于实践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的位置;而且是由于它直接出自我国美学界,乃至社会科学界最重要最权威的思想库——马克思的经典典籍。具体地说,就是它出自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那里,马克思的具体说法是这样的: 当然,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 [详细...]
      2009/09/09 09:46:4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美的规律与审美活动(作者:张玉能)
    2. “美的规律”问题是中国美学界长期争论而且至今没有达到共识的一个问题。关于“美的规律”的争论在中国美学界首先是关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关论述的阐释和理解的问题,其次才是关于“美的规律”本身的含义、特征等等问题的探讨。然而,至今为止,这种争论还是主要在于马克思的论述本身。其实,这是一种应该纠正的学术研究方法。我们认为,马克思的论述可以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但是,不能作为唯一的研究途径。因为我们即使把马克思的论述研究透了,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论述也仍然有其具体的语境,也有其适用的范围 [详细...]
      2009/09/09 09:45:5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后现代主义与实践美学的同步(作者:张玉能)
    2. 为了在21世纪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我们就必须认真了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和美学思潮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相互关系。尽管当今中国还不是后工业社会,也不具有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和美学的具体境况,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展开,全球各民族的政治、文化和美学(文艺)也必然相互影响,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和美学当然必然成为中国当代美学建构的参照系和背景之一。同时,中国社会当下的现实正处于一个重大转型的时期,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美学的因素多元共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历史发展及其特征、规律都必定是重建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的借鉴。而且中国当代美学的建构,经过了20世 [详细...]
      2009/09/09 09:45:29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美学突破之途初探(作者:朱立元)
    2. 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目前正处于一个十分微妙的发展阶段,一方面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美学存在着种种局限,力图克服这种局限,实现美学的新发展;但同时我们仍然受到传统美学思维方式的影响,未能完全突破传统的认识论思维方式和框架的束缚,因而未能获得真正突破性的大发展。目前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时期:中国美学酝酿着或者说正面临着取得新的重大突破的机遇,但如果我们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那么,美学研究的真正突破和进展就不可能实现。因此,探讨如何实现中国美学的突破性进展在当前就显得十分紧迫。我们一直关注并思考着这个问题,也做了一些初步的思考和尝试,现在把它发表出来,以期引起学界同仁的 [详细...]
      2009/09/09 09:44:51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实践美学的价值论维度(作者:张玉能)
    2. 实践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点为其哲学基础的一个中国当代美学流派。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包含着实践本体论,实践认识论,实践方法论,实践价值论,因此,实践美学就相应地应该具有实践价值论的维度,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把价值论视为唯心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学派,从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实践价值论和实践美学的价值论维度,至少是没有系统地从实践价值论来研究实践美学的许多重要问题,形成了实践美学乃至于整个中国当代美学的价值论维度的缺失。可是从世界哲学和美学的发展与实践美学和美学本身来看,价值论维度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发展维度。因此,我们必须从实践价值论的维度来研究实践美学及其根本问题。 [详细...]
      2009/09/09 09:44:1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知识论与价值论上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作者:毛崇杰)
    2. “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新的美学原则”崛起与“文学的边界”之突破是同一事件,标志着传统美学和文艺学面临的挑战——审美泛化无边,文学同时也就失去自身存在的固有疆界领地。无论是建构姿态之“新的美学原则”,还是颠覆式的“文学终结”、“文学理论死了”……这些都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后现代主义反传统形而上学/反本质主义话语。这些话语的出现与盛行,一方面有理论自身窘迫的原因,如关于美本质、文学本质诸有关本质的理论在 [详细...]
      2009/09/09 09:43:44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谁的“日常生活”?怎样的“审美化”?(作者:姜文振)
    2. 近来,有些人从西方舶来“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观念,炒得火热。   如果仅从字面来理解,“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其实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概念。因为历史地看,任何时代都有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的日常生活化的诉求。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人在实践活动中就不断地“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以包含审美内涵的方式改造着外部世界与人自身,人在满足自身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必然产生与自身经济力量与文化力量相适应的精神性的、审美化的需求。正是在人类文化的长期演进中,某些与人类的精神生活紧密相关、与日常生活密切融合的审美活动逐渐系统化,规范化 [详细...]
      2009/09/09 09:42:5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011(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