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雕塑唐后
    2. 清代流行以纸扎明器送葬,所以尽管清代距今很近,但出土文物中却少见墓俑。在也一点上,清代沿用凝固了明史习俗,可偶尔仍有一些例证能说明清代还保留了一些俑葬的现象。如广东总兵吴六奇的墓葬里就发掘出雕塑精巧的陶俑,有男女仆人、官吏、乐手等等。 清代的城市工商经济进一步纵向繁荣,手工业技术得到很大发展,工艺性雕塑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宫廷设立专门机构,督促、组织生产,雕漆、石雕、牙雕、木雕以及瓷塑、金属铸造等艺术门类都有一些优秀闻世,并出现了我很多优秀的雕刻名家。有其是以贵重原材料雕刻的小型作品,如象牙、翡翠、水晶、玉石等等,受到了达官贵人和普通百姓的普遍喜爱。如珍藏在故宫博物院大型 [详细...]
      2009/09/13 15:41:13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中国雕塑史
    2.   清代流行以纸扎明器送葬,所以尽管清代距今很近,但出土文物中却少见墓俑。在也一点上,清代沿用凝固了明史习俗,可偶尔仍有一些例证能说明清代还保留了一些俑葬的现象。如广东总兵吴六奇的墓葬里就发掘出雕塑精巧的陶俑,有男女仆人、官吏、乐手等等。     清代的城市工商经济进一步纵向繁荣,手工业技术得到很大发展,工艺性雕塑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宫廷设立专门机构,督促、组织生产,雕漆、石雕、牙雕、木雕以及瓷塑、金属铸造等艺术门类都有一些优秀闻世,并出现了我很多优秀的雕刻名家。有其是以贵重原材料雕刻的小型作品,如象牙、翡翠、水晶、玉石等等,受到了达官贵人和普通百姓的普遍喜爱。如珍藏在故 [详细...]
      2009/09/13 15:40:4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佛教雕塑(上)
    2.   佛教①早巳在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二世纪中)自印度传人中国②。当时的情况是在中西交通道路开辟以后,印度佛教僧侣相继东来,中国也有不少信徒西行求法。东晋时代的法显是其中最著名的,他所著《佛国记》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早在法显西行之前,东汉时即已有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等来中国传教,驻锡河南洛阳白马寺。后秦时,天竺鸠摩罗什三藏更大力整理由印度传来的旧译佛经,并新译了很多通俗的经文,佛教才逐渐在中国广泛传布。   ①佛为印度古语中佛陀(Buddha的音译)的简称,意为智者或觉者,凡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rd [详细...]
      2009/09/13 15:40:1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佛教雕塑(中)
    2.   窟内塔柱较为突出,因窟外再无佛塔可考。现存洞窟两个,东西并列,东窟较大,造像也较多,窟的前壁早巳塌去,窟内塔柱和左右窟壁都暴露于外,窟内残存的面积,深广各约10米、窟四壁不开佛龛,仅中心塔柱四面开龛造像,海面各分三层。下层为单身佛龛,龛外左右胁侍,颇像敦煌千佛洞早期造像布局样式;中层则并排开为三龛,胁侍亦立于龛外,上层即三龛之上,塑出大型千佛各十身,身后及中层龛上部,配以供养菩萨和飞天。金塔寺西窟中心塔柱四面龛像略同于东窟,惟中上层多有变化,有的龛式类似汉阙门形式, 这也是在敦煌早期造像中所多见的。   ①参看史岩《散布在祁连山区民乐县境的石窟群》—《文物参考资料》1 [详细...]
      2009/09/13 15:39:3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佛教雕塑(下)
    2.   一、墓祠、墓室石壁浮雕和阙门雕刻   在东汉建国的两个世纪中,由于豪强兼并剧烈,阶级矛盾尖锐,上自皇室贵族,下至一般官僚地主、生前奢靡之风盛行,死则竞相厚葬并相习成风,所谓“京师贵戚,郡县豪家,生不及养,死乃崇丧,或至刻金镂玉,懦梓梗楠,黄壤致藏,多埋珍宝,偶人车马,起造大冢。”(王符《潜夫论·浮侈篇》)除在墓冢前建置护墓石兽或石人以外,为了墓室能保存长久,多用石条建造,并在四壁饰以薄浮雕或平雕内容多为描写墓主人生前的豪华生活以及历史人物故事等。从著名的山东嘉祥县武氏一族的墓祠壁间所题刻的“孝子孝孙,恭修子道,竭家所有,&hell [详细...]
      2009/09/13 15:39:0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陵墓石雕和墓室雕塑
    2.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就其实际内容来说,由于统治阶级的需要,使之区别为两大类。首先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而制作的属于宫殿、陵墓内外的雕塑作品,其中包括附于建筑物的雕饰和随葬墓俑。其次是供其精神生活所供奉并用以统治人民思想的神祗偶像,主要是属于佛教的雕塑制作。前者由于历史久远,各时代的宫殿建筑早已沦为废墟,仅存的是各代帝王贵族和官僚地主的一些陵墓雕塑。秦汉时代的雕塑遗物几全属此类。到南北朝时代,汉末传人中国的佛教受到了统治阶级的信仰和重视,并利用其加强自身的统治。因此,佛教广为流行,宗教雕塑异军突起,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大占优势,以致与陵墓雕塑形成并美的双壁。   为了和秦、汉两代的 [详细...]
      2009/09/13 15:38:2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
    2.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特别是佛教造像的兴起,对于雕塑表现人的世界,不仅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而且在人物造型上已脱离了以前的古拙样式,进入初步成熟时期。到北朝后期,更达到了细致洗练的程度,这是中国人像雕塑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一大进步。在这个基础上才产生了后来隋、唐时代人物雕塑的全盛期。另外,南朝陵墓石兽雕刻,也成为唐帝陵石雕的前驱和榜样。 历史概况 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军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各地豪强乘势扩大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形成割据之势。公元220年,北方豪强曹操促使儿子曹丕,废掉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在河南洛阳建立起“魏&r [详细...]
      2009/09/13 15:37:5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两汉时代雕塑艺术的卓越成就
    2.   雕塑艺术和其它造型艺术同样,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的反映,它体现着整个时代的物质基础和精神面貌。由于两汉时代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因此,它所形成的国家强盛和雄健的民族气魄,也很自然地反映在这一时期的雕塑艺术中,使得两汉时代的雕塑作品,不论在题材内容,整体造型以及饰纹结构等方面,一般都具有宏大、磅礴的气势。鲁迅先生对于汉代艺术一一主要是汉墓石雕刻,就曾有“深沉雄大”的称誉。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汉代虽尚处在发展阶段,但由于它多采用反映现实的题材和运用了卓越的造型手法,因此,在成就上显得特别突出。从现能欣赏到的西汉时代的大型圆雕、东汉墓室浮雕和两汉的墓葬俑 [详细...]
      2009/09/13 15:37:3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东汉雕塑艺术的新发展
    2. 一、墓祠、墓室石壁浮雕和阙门雕刻 在东汉建国的两个世纪中,由于豪强兼并剧烈,阶级矛盾尖锐,上自皇室贵族,下至一般官僚地主、生前奢靡之风盛行,死则竞相厚葬并相习成风,所谓“京师贵戚,郡县豪家,生不及养,死乃崇丧,或至刻金镂玉,懦梓梗楠,黄壤致藏,多埋珍宝,偶人车马,起造大冢。”(王符《潜夫论·浮侈篇》)除在墓冢前建置护墓石兽或石人以外,为了墓室能保存长久,多用石条建造,并在四壁饰以薄浮雕或平雕内容多为描写墓主人生前的豪华生活以及历史人物故事等。从著名的山东嘉祥县武氏一族的墓祠壁间所题刻的“孝子孝孙,恭修子道,竭家所有,…& [详细...]
      2009/09/13 15:37:15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西汉的雕塑艺术
    2.   西汉时代的雕塑,由于宫殿和陵墓及其装饰的应用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刘邦建国之初,采纳了萧何“非壮丽无以重威”的意见,在秦咸阳“六国宫殿”(咸阳宫)的启发影响下营建了长安未央宫。以其雄伟的建筑,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其规模和装饰的豪华是可以想见的。长安城遗址中不断出土的富有艺术装饰趣味的砖瓦残片,可作有力的证明。又从文献记载中,也表明西汉时造像雕塑已有多方面的发展,如汉武帝曾于建章宫筑神明台,上建承露盘,用铜铸仙人托盘,高二十丈,大七围。并雕铸了其它铜驼,铜凤等列置宫前,又凿昆明池,池中雕石鲸,长三丈,并雕牛郎、织女像置于池之东、西以象征天汉。 [详细...]
      2009/09/13 15:36:3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013(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