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波斯锦珍品亮相北京 专家称加强波斯锦研究与传播具有现实意义
    2. 由国内收藏家冯煜收藏的一件波斯锦传世珍品日前在北京亮相,受到专家好评。当日,多位专家聚首北京对这件罕见藏品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展开研讨,并表示加强波斯锦的研究与传播具有现实意义。 这件波斯锦长7. 33米,宽0.5米,于2022年4月12日经过相关科技机构采用量子技术检测显示,其材质为蚕丝和金丝,加工和制作时间在公元627年。 据史载,公元前一世纪,中国的丝绸就已输出到了中亚,西亚和欧洲。到萨珊波斯时期,波斯人也掌握了丝绸的织造技术,以波斯锦最为著名。波斯锦的主要特点,一是织造技术上采用斜纹组织和纬线起花,二是花纹图案独具风格,比较典型的是联珠 [详细...]
      2024/01/25 08:2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徐本一书法作品展开幕,展出作品赠予罗湖美术馆收藏
    2. 12月19日,“海山无隅——徐本一书法作品展”开幕式在深圳市罗湖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展出书法家徐本一近年来的精品力作130件(组),既有长卷小品,又有八尺甚至丈二幅的大作,全面体现了作者创作理念与实践。 徐本一生于1947年1月,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现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武汉市文史馆馆员。他多次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全国性展览评委,曾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等。 [详细...]
      2023/12/21 08:46:49 来源:深圳商报 编辑:静愚
    1. 2023 三亚·民间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展在三亚举行
    2. 12月16日上午,“2023三亚民间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展览暨民间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发展论坛”在海南省三亚市红树林度假区开幕。此次活动由中国艺术节基金会、中国收藏家协会和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联合主办,三亚新时代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承办。 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励小捷在开幕式发言中表示:收藏不仅是中华文化传统的延续,也是现代生活的时尚趋势。此次活动旨在深化对收藏文化的理解,探讨 [详细...]
      2023/12/19 08:36:42 来源:文旅中国 编辑:静愚
    1. “时代之美”的策展逻辑及收藏导向
    2. 靖宁宝塔(水彩) 2013年 屠维能 日前,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的“时代之美——云南美术馆馆藏精品特展”在云南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以“时代之美”为主题,通过88件跨越半个世纪的云南美术馆馆藏精品,以两个单元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该地区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以及不同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生生不息”单元展 [详细...]
      2023/12/11 08:24:4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在公众与艺术之间架起桥梁
    2. 与艺术零距离——青少年美育系列体验课活动现场 江苏省美术馆供图 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网络不断丰富完善。江苏省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一分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创新思路,用活馆内资源,在公众与艺术之间架起桥梁,用高品质服务拉近艺术与公众的距离,以丰富的社会美育实践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美育创新发展提供原生动力。 [详细...]
      2023/09/17 07:41:41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中国国家博物馆入藏西汉河平元年铜鋞
    2. 中国国家博物馆入藏的西汉河平元年铜鋞。国家博物馆供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22日在京举行西汉河平元年铜鋞入藏仪式。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杨帆、副馆长丁鹏勃,铜鋞捐赠人童琳高、王超出席仪式。 鋞(音同“形”)为出门携带使用的盛酒器或盛食器。此次国家博物馆入藏的铜鋞高29.5厘米,直径12.8厘米,器身外壁有铭文31字,其中“河平元年供工昌造铜鋞”的文字内容,是其断代的重要依据。“河平”为西汉时期 [详细...]
      2023/08/24 09:27: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1. 大俗大雅一柄扇
    2. 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历史悠久、门类众多、各具特色,不仅反映了历代手工艺者高超的技艺,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智慧和文化信息。古往今来,许多兼具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手工艺品,或深受文人雅士青睐,或为百姓“日用而不觉”,传承至今,仍然被人们使用、欣赏、收藏。尤其很多传统手工艺品,经由当代传承者的创新设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焕发新的光彩、发挥独特作用,甚至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名片。本期与大家共同领略一些汇集众多技 [详细...]
      2023/08/22 08:23:01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内画鼻烟壶:方寸之间观天地
    2. 1816年甘烜文内画鼻烟壶 (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收藏) 鼻烟壶是承装鼻烟的容器,小巧精致,便于携带。明末清初,鼻烟自欧洲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如今,虽然人们不再嗜用鼻烟,鼻烟壶却作为精美的工艺品流传下来。在品类众多、绚丽多姿的鼻烟壶家族中,内画鼻烟壶将中国独特的造型艺术与传统的书画艺术巧妙融为一体,时至今日仍深受世界各地收藏家的青睐。 内画鼻烟壶一般选用玻璃、水晶 [详细...]
      2023/08/22 08:20:45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墨霜”的去与留
    2. 资料图 图文无关 我买了很多老墨,一些老墨表面覆着一层白色的东西,就像霜那样,称为“墨霜”。当然,“墨霜”不是霜,不是水,摸上去也不凉。 如果不是刻意做旧,比如故意使其受潮,形成墨霜,大约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墨上出现了墨霜,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是块老墨。 对待古物,中国人一贯主张“修旧如旧”,不能过度清洁,以免破坏古物表面的包浆。外国人就不懂包浆之美,把 [详细...]
      2023/08/01 07:53:46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静愚
    1. 沪上侨界收藏家展出吉州窑瓷器:快乐收藏,心怀敬畏
    2. 汪星侣(右一)向观众介绍吉州窑瓷器。 范宇斌 摄 “吉州窑瓷器有与众不同的文人气韵和超凡脱俗的禅意之美,加之宋元时期发达的商品经济推动和市井世俗之风侵染,吉州窑成为宋元时期最具代表和最富创造力的民间窑场。”近日,上海市华侨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汪星侣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希望更多人“认识吉州窑”。 连日来,由上海市侨联支持、上海市华侨收藏协会主办的“侨韵臻藏”认识吉州窑——吉州窑标本展在上 [详细...]
      2023/04/06 08:24: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10(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