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报告显示中国年轻人喜欢艺术品收藏
    2. 由欧洲艺术博览会(TEFAF)和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下属的艺术品研究保护机构联合发布的一份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千禧一代”对于艺术的热爱,正促使他们用父母的钱买下价值上百万欧元的收藏品。这种现象令全球顶级画廊和拍卖行更加关注中国的艺术品市场。 本次报告的作者吴可佳说,中国年轻人对艺术品兴趣的增长有很多原因,主要包括曾在国外留学、参观过不同国家的博物馆以及成长在热爱艺术的家庭环境中等。而中国“千禧一代”的教育背景国际化打破了语言障碍,这一点在报告提到的趋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年轻人正在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品的收藏者,尽管这些藏品大多购自西方艺术品市场。 [详细...]
      2020/04/28 06:36:16 来源:新华网 编辑:静愚
    1. 疫情下国际化艺术市场的机遇和挑战——专访加拿大收藏家协会会长周岳平
    2. 近几个月来,随着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暴发,国际艺术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改变,市场的动荡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着潜在的机遇。对此,从事艺术品收藏、经营、投资长达二十余年的资深文化推广人、加拿大收藏家协会会长周岳平分享了自己的几个观点。 艺术市场面临冰河期 不可否认,世界级大流行的新冠病毒疫情让艺术市场处于冰河期。这让已有几年调整期的新兴艺术市场 [详细...]
      2020/04/24 06:44:11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编辑:静愚
    1. 38年前的“爱卫宣传”火花
    2. 今年4月是我国第32个爱国卫生月。今年爱国卫生月活动的主题是“防疫有我,爱卫同行”。 提起爱国卫生运动,上了年纪的人对过去全民动员搞卫生、除四害的情景仍记忆犹新。爱国卫生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历史背景,并曾一度被提到政治任务的高度。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各地火柴厂就曾出品过大量“讲卫生”题材的火花,类似如今的公益广告,这类火花当时都以贴标形式出现。 198 [详细...]
      2020/04/22 06:33:07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静愚
    1. 西泠印社集资购藏《三老碑》
    2. 汉代《三老碑》,全称《三老讳字忌日记》,刻立于东汉建武二十八年(52),是现存最早的东汉石刻之一,也是江南仅见、浙江最古老的碑石,今保存在杭州孤山之巅西泠印社“汉三老石室”,为国家一级文物。 清咸丰二年(1852),《三老碑》在浙江余姚东北十里的客星山出土,碑额断缺,后人根据碑刻内容而予以命名。通高90.5、宽45厘米,右侧以格栏样式自上而下分为4框,各4至6列不等,每列6至9字,镌刻人物谱系,首句“三老 [详细...]
      2020/04/21 06:41:25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静愚
    1. 说一说古砚的拍卖与收藏
    2. 在收藏市场里,提起砚台,相比于书画陶瓷等热门品类,无论从收藏群体还是拍卖价格上来看,都还属于比较偏冷门的品种。不过近年来,一些精品砚台频频拍出百万甚至千万元高价,引发市场对于这一领域的广泛兴趣。 2019年的西泠秋拍“文房清玩·历代名砚暨古墨专场”在杭州举行。在这场拍卖中,一件清乾隆御铭宋代端石七光砚再度拍出千万元身价,以1380万元成交,直逼2010年的古砚拍卖纪录。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这方身价“第二高”的古砚,在2017年曾经亮相拍场,当时的成交价为885.5万元。短短两年时间身价暴增5成之多。 根据雅昌网公布的拍卖数据,笔者对2010年 [详细...]
      2020/04/21 06:25:30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静愚
    1. 书画收藏,谨访七大陷阱
    2. 陷阱一:偏重书画家的名头 最近几年书画市场异常热闹,中国第一龙、第一虎、第一猫等粉墨登场;牡丹王、梅花王、葡萄王等占山为王;各种名目的书画大奖赛此起彼伏,金奖银奖满天飞;请领导人题词或合影,拿到各地招摇撞骗。这些场面煞是好看,但却苦了书画收藏圈。面对这些恶意炒作,收藏人士极易做出不正确的选择,花了冤枉钱,买了一些名不符实的书画作品,进而伤害他们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书画收藏是一门综合科学,需要全面地对书画家及 [详细...]
      2020/04/15 07:03:31 来源:道理 编辑:静愚
    1. 乱花渐欲迷人眼:书画收藏当心“多胞胎”
    2. 笔者日前在一家书画艺术会馆里看到,在馆里的显要位置,悬挂着一幅国内某知名画家的《后赤壁图》。据介绍,此画乃作者亲笔所绘,赠送给该艺术会馆的。可让笔者颇为疑惑的是,该幅作品在近年的某场拍卖会上出现过,而且还拍出了不菲的价格,网上也有流传相关的图片和报道,根据报道,仅此一件。但按照艺术会馆负责人的说法,此画从一诞生就直接到他手上了,来源可靠,中间并无其他流传过程。究竟是“李逵”还是“李鬼”,在笔者的再三求证下,会馆负责人终于吐露实情,这幅画乃是那幅上拍作品的“双胞胎”,当时无缘拍得,便找到了原作者,做了很多工作。画家依样画葫芦又重新画了一幅给他。谜底揭开,个中实情却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 [详细...]
      2020/04/14 06:52:29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静愚
    1. 以石比德 当下我们如何赏石
    2.    璞石无光,岁月有情    以石比德,当下我们如何赏石   中国历来有赏石爱石的传统,古典园林建筑有“立石”,书斋清供则有“供石”,赏石是文人雅士经久不衰的一种风尚,寄寓了国人特有的自然观和宇宙观。   早在宋代,苏轼、黄庭坚和米芾等文人就以爱石闻名,“米芾拜石”的故事为后人争相传颂。国人拜石,皆因以石比德,石德即仁德,沉静淡泊,不哗众取宠,坚硬顽强,宁碎不弯,胸怀锦绣,不言自重,可以说,石头所具有的优秀品格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编者   我曾结交的两 [详细...]
      2020/04/09 06:52:39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静愚
    1.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鹿角椅
    2. 出现于清朝的鹿角椅,以俗名“四不像”的我国特产麋鹿之角制成,为清代宫廷独有之贵重家具。清初皇族为了保持满族武功骑射传统,每年都要进行围猎活动,麋鹿是其中重要的猎物之一,其中雌性麋鹿的大角适合制作鹿角椅。而鹿角椅叉开的鹿角、复古黄的色泽,有着其他材质无法比拟的锋芒,打破了木质椅在形状上的规整;且双角合并的气势,更显露着清朝统治者入关前骁勇善战的精神。同时以鹿角制为宝座椅,还内蕴“不忘骑射根本、铭记满洲源流”之意。 [详细...]
      2020/04/01 06:15:07 来源:收藏快报 编辑:静愚
    1. 吴为山:收藏国际藏品,不能等待“天上掉馅饼”
    2. 带鸟的步兵(油画) 一九七一年 146cm×114cm 巴勃罗·毕加索 一九九六年路德维希夫妇捐赠 收藏国际藏品,不能等待“天上掉馅饼”——访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从苏轼《潇湘竹石图卷》 、齐白石《红衣牛背雨丝丝》 、吴冠中《都市之夜》到巴勃罗·毕加索《带鸟的步兵》 、罗伊·利希滕斯坦《柠 [详细...]
      2020/03/27 06:39:37 来源: 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413(s)   99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