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云烟散处飘天籁 故宫“中国书房的意与象”背后的收藏家项元汴
    2. 明项元汴柏子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少时临《三希堂法帖》,字没练成,却记住了“三希堂”,知道它是乾隆皇帝的书房,专为收藏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等三件稀世珍宝而建。稍长,等到自己有财力购书了,被梁任公那一支挟带风雷的笔裹挟着,认定“饮冰室”主人的文章才是天下一等文章。那是1989年,先锋诗歌在县城狂飙突进的年头,我身边的诗人们都在忙着给自己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笔名,我却给自己的书房取了两个名字,“石屋”,“不 [详细...]
      2023/01/11 08:19:34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静愚
    1. MoMA和圣巴巴拉美术馆因收藏纳粹掠夺的埃贡·席勒作品遭起诉
    2. 埃贡·席勒,《艺术家妻子伊迪丝的肖像》(Portrait of the Artist’s Wife, Edith),1915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和加州圣巴巴拉美术馆(Santa Barbara Museum of Art, SBMA)分别被起诉,要求归还据称是被纳粹从大屠杀受害者身上偷走的埃贡·席勒(Egon Schiele)的作品。1941年在达豪集中营被杀害的奥地利犹太歌舞演员弗里茨·格伦 [详细...]
      2022/12/27 09:01:19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大都会博物馆收到菲利普·加斯顿女儿大量作品捐赠
    2. 菲利普·加斯顿,《画家》(Pittore),1973. 图片:Philip Guston Estate/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幸运地收到了220件菲利普·加斯顿(Philip Guston)的作品,成为这位知名加拿大裔美国艺术家全世界最大的作品收藏。加斯顿的女儿穆萨·迈耶(Musa Mayer)承诺将捐赠艺术家的96幅绘画和124幅 [详细...]
      2022/12/20 08:12:14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新发现国博藏沈从文物证钩沉
    2. 捐献收据作者供图    【业界新视角】      “用荒废已久的笔来讴歌赞美新的时代”   “充满爱去对待人民和土地”   “我已尽了我能爱这个国家的一切力量”   ——沈从文   在纪念沈从文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博 [详细...]
      2022/12/18 08:17:14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保真承诺”是底气与责任相一致的体现
    2.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为更好服务于爱好艺术品收藏的朋友,一位瓷器鉴定专家领衔团队精心打造了“保真拍卖”和“保真推荐”两大板块,今后将在平台上为大家提供服务。“保真拍卖”将秉承“保真不免责,所见即所得”的服务理念,为大家提供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交流平台,为每一件拍品提供保真服务,保证每一件拍品的描述内容与实物一致,并为此承担后续服务与责任。   网拍,作为一种新兴的拍卖方式,其以方便、快捷而受到藏家朋友的青睐。但随着交易中涉及拍品不真实、邮寄拍品实物与描述内容不一致等系列问题的出现,网拍的口碑曾因被诟病而一度骤降。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出“保真承诺”,秉承 [详细...]
      2022/12/12 09:19:18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中数藏品”上线 首批28款藏品亮相
    2. 为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助力和推进虚拟化数字藏品业态规范健康发展,构建数字文化经济新生态,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携手中国联通共同打造的“中数藏品”平台于11月25日正式上线运营。 “中数藏品”平台是基于中国数字文化链开发运营的数字文化藏品平台。中国数字文化链是中国数字文化集团、中国联通、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等“国家队”专门为数字藏品打造的联盟链,是以中国联通自主研发的“联通链”为底层支撑,具有底层跨链协同、跨云部署、多链框架、存证溯源等完整区块链能力体系。 围绕文博、艺术、文创、非遗等资源的开发,“中数藏品”平台首期推出了包括陶瓷工艺、缂丝技艺 [详细...]
      2022/11/28 08:15:55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书画收藏这件事
    2. 五代 关仝 秋山晚翠图 绢本 《书画记》一书为清初徽州人吴其贞所撰之读画笔记,其读画、鉴画、藏画及交游,皆详录之,卷二所载一则,颇为有趣:“关仝晴冬寒林图绢画一幅。画寒林峭壁,有险绝之势。画法苍秀,盖作小劈斧皴,为仝之妙画。以上二图(另一图为米元晖云山图纸画一卷)向在溪南,近为李周生得之。约余往观,忽骤雨倾盆,山水陡长,到梅林桥时桥已漂去,势如山崩。余急买舟渡去,至返渡时,雨霁水消,复有畏渡之心。舆夫曰: [详细...]
      2022/11/07 08:07:17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盈手雅玩 以器存道——牛津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所藏鸣虫葫芦赏析
    2.   中国人对于鸣虫蟋蟀的喜爱自《诗经》就有记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而当蟋蟀“入我床下”,年也将尽,所谓“蟋蟀在堂,岁聿其逝”。时令更迭,节气不爽。人们对蟋蟀的顾念其实是对经历的、流逝的岁月的顾念,所以寒冬之时,仍然想“听见”那生机勃勃的长夏和五谷丰登的秋天。便有了冬天蓄鸣虫的习俗。民国时期,英国自然学家索尔拜称,没有一个国家的人民如中国人一样热爱蟋蟀这种小昆虫。他将蟋蟀清脆悦耳的声音比喻为生 [详细...]
      2022/11/03 07:54:32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数字藏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载体
    2.   最近两年,数字藏品行业方兴未艾。所谓数字藏品,是指借助区块链技术发行的虚拟文化商品,包括数字形式的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等。这些数字藏品,一般以现实中特定的作品、艺术品为IP进行开发,同时每个数字藏品都具有唯一的数字凭证,具有不可复制、不可篡改、永久存证等特点。据统计,截至2022年7月上旬,国内数字藏品平台数量已超过700家。今年以来,虽然数字藏品市场的发展有所放缓,但仍有不少数藏机构在“跑步入场”。比如,今年下半年,中国邮政、河南卫视、中国网等机构均新上线了自有的数字藏品平台。   在各类数字藏品中,非遗、文博等传统文化类藏品频频“出圈”,颇受市场和 [详细...]
      2022/10/26 07:17:02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陈可之油画作品入藏国博
    2. 星光永恒(布面油画) 2020年 陈可之   9月25日,艺术家陈可之油画作品捐赠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他将3幅作品《中华英雄邓世昌》《重庆大轰炸1938—1943》《星光永恒》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   陈可之善历史人物和人文绘画,作品融汇中西,向观者展现了一个集历史、自然和哲理于一体的丰富世界。   此次捐赠的3幅作品均为陈可之潜心之作。为创作《 [详细...]
      2022/09/29 07:55:19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356(s)   99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