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28) "custom parameter invalid:tag" 美术技法--国画家网 -最大的国画艺术门户网站
#
    1. 碑学影响下的民国女性书法研究——以吕碧城为例
    2.   “民国时期”是中国书法艺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阶段,尤其是碑学的兴起为书法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吕碧城为例,探讨碑学思潮对民国女性书法的影响。吕碧城作为“民国时期”集诗词、教育、书法于一身的代表性女性,其书法作品既融汇了碑学的雄浑古朴,又保留了女性特有的柔美与灵性,展现了碑学与女性书风的独特交融。通过分析其书法风格、创作理念及时代背景,本文试图揭示碑学如何塑造了民国女性书法的审美范式与文化价值。   清代碑学的兴起及其对民国书法的影响   清代碑学的崛起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自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学者提出“尊碑抑帖”理论以来 [详细...]
      2025/05/22 08:29:50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浅析邓石如《六朝镜铭》艺术风格
    2.   篆书作为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更迭而演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标准化政策,统一了度量衡,规范了文字和车轨宽度,为篆书发展打下基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秦始皇推行“书同文”政策,确立小篆为官方用字,促使篆书从大篆演进为小篆。 [详细...]
      2025/05/22 08:29:06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红色记忆的视觉重构:高中美术教材中油画作品的革命叙事与教学实践研究
    2.   【摘要】本文以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的革命题材油画为研究对象,通过图像学分析与教学实践案例,探讨艺术作品如何通过红色记忆的视觉符号构建革命叙事,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旨在实现革命文化传承与审美素养提升的双重教育价值。   【关键词】红色记忆;高中美术;油画作品;革命叙事;教学实践   高中美术教育体系中,油画作品不仅是艺术表达的范例,更是承载红色记忆、传递革命精神的重要媒介。红色记忆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其视觉重构在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高中美术教材中油画作品的革命叙事及教学实践,有助于挖掘美术 [详细...]
      2025/05/22 08:26:14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山水图卷中的图像叙事研究——以明代萧云从《南岳七十二峰图》为例
    2.   【摘要】明代姑孰画派创始人萧云从创作的《南岳七十二峰图》是目前存世较古老且较为完整地记录南岳七十二峰的图像文献之一。本文以图像叙事学的视角,从构图布局、主题内容等维度深入分析该图卷的艺术特征,进而探讨其在潇湘地域文化传播与山水画创作中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南岳七十二峰图》;图像叙事;空间重构   在丰富多彩的中国山水画艺术领域中,南岳衡山不仅以其险峻秀丽的山势、变幻莫测的云海著称,更因融合了儒释道三教文化而享誉天下,成了中国山水画的重要题材之一。   明代萧云从所作的《南岳七十二峰图》作为南岳衡山文化的重要 [详细...]
      2025/05/22 08:25:00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再景观——张杰油画艺术展”将在重庆开展
    2. 渝城图之一 200×150cm 2025年 艺术家创作自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建设和都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已进入现代化的进程。先前的“乡土中国”正在迈入都市化、现代化的时代。基于对现实的关注,艺术家应敏感于时代的变迁,不仅关注都市进程中外部环境带来的变化,还应表现都市中人的生存状态和景观社会。“景观”不仅是影像或视觉形象的聚集,更是以影像或视 [详细...]
      2025/05/22 08:11:42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菏泽市文物研究院:推动文物保护法进景区进校园
    2. 今年3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文物事业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法,菏泽市文物研究院精心策划、多措并举,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宣传活动,为全市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深入学习是有效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基础,为此,菏泽市文物研究院精心组织开展系统学习。一方面,组织开展全体职工学习专题活动,确保学习全覆盖。在专题学习中,专家与业务骨干深度解读法律条文,结合实际案例剖析重点难点,让法律条文变得生动易懂。另一方面,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学习纳入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在活动中,党员积极发挥先锋 [详细...]
      2025/05/22 08:06:05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高校美育教学中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 近年来,国家对美育愈发重视,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美育在各教育阶段的落实。在高校层面,明确要求把美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饱含着古人对美的独特诠释与卓越创造,将多元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深度融入美育课程,能够极大地扩展美育边界、深化美育的内涵,对于以美育课程塑造健全人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高校美育教学中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意蕴 一是塑造全面发展人才。通过美育教学,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类艺术形式、美学理念,激发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比如,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凭借在美育课程中培养的审美感知,能 [详细...]
      2025/05/22 08:05:26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在壁画里“梦遇敦煌”
    2. “梦遇敦煌·文化数字馆”沉浸式体验场景。 中传文旅公司供图 敦煌不止有驼铃与黄沙,更有一场跨越千年的“梦境”等你来探秘。近日,由中传文旅公司与敦煌文旅集团联手打造的“梦遇敦煌·文化数字馆”开馆。该项目依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华文化智能传播工程”,深度整合敦煌文化艺术精髓与前沿数字科技,让莫高窟壁画、月牙泉传说、丝路驼铃等文化符号突破时空限制,焕发千年敦煌的时代风采。 [详细...]
      2025/05/22 07:58:52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打卡”博物馆里的“诗和远方”
    2. 游客“打卡”天津数字博物馆“喵星人”世界 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供图 为一座馆,赴一座城。如今,各地以“博物馆+旅游”的方式,用创意激活文化基因,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文旅体验。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逐渐从单纯的历史文化展示空间升级为更具吸引力的文旅“打卡”新场景,让游客在此触摸历史、感受文化。 贵州:在博物馆触摸时代脉络 “感觉自己正在穿越时空,见证贵州30万年的变迁。 [详细...]
      2025/05/22 07:57:19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故宫百年邮票首发暨“生生不息”文创展启幕
    2. “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特别事件版张邮票 故宫博物院供图 当地时间5月19日,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邮票发布仪式暨“生生不息”故宫文创主题展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启幕。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正式发行“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特别事件版张邮票。这是联合国首次为单个博物馆发行特别版张,整版10枚邮票以“花卉”为主题,精选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及建筑中的梅花、 [详细...]
      2025/05/22 07:55:5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10(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