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当代中国水彩画题材和语言的地域文化影响研究
    2. 水彩画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水彩画逐渐展现出多元化的面貌。地域文化的差异为水彩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同时也塑造了水彩画独特的艺术风格。探索当代中国水彩画题材和语言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理解其艺术语言的形成,还能为水彩画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地域文化对水彩画题材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景观丰富多样,从北国的冰雪风光到南国的热带雨林,从东部的江南水乡到西部的高原雪山,这些地域特征为水彩画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在水彩绘画作品中,地域文化不仅影响了水彩画的 [详细...]
      2025/07/18 08:42:1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活脱”观在当代花鸟画创作中的现实语义
    2. 中国画自古非常重视对“生命”的表现。朱熹认为生命的表现是“活泼泼地”,鲜活的人物、自然中的动植物、四季变换的风景演绎着生命的不断更替。清代宫廷画家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提出“活脱”两字诀,正是通过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绘画表现鲜活的生命气息。“活脱”观源自邹一桂毕生的绘画实践,体现出对明清绘画程式化的反思、对唐宋花鸟画的崇尚以及考释学严谨治学之风的影响。邹一桂以文字阐述何为“活脱”以及如何达到“活脱”,并强调画唯有达到脱,“斯真画矣”。因此,在他看来,“活脱”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指导准则,是画之为画重要的评判标准,是形神兼备的思想外化,是气韵生动的深化解读,也是艺术境界的时空转化。 [详细...]
      2025/07/18 08:41:2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红色“大思政课”育人无声
    2.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七一”前夕,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分馆)迎来了众多参观者。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下,观众通过珍贵的历史实物、翔实的文字材料、栩栩如生的场景和多媒体展现形式,重温了那场正义的审判。与此同时,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红色印记宣讲团正式启动“胜利丰碑照初心 教育铸魂强党性”主题党课宣讲月活动,通过宣讲红色故事和红色经典,弘扬革命精神,打造“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新局面。 近年来,作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上不断创新,通过组建辽沈地 [详细...]
      2025/07/18 08:39: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丰宁非遗主题活动在京开幕
    2. 展厅现场 7月16日上午,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丰宁满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承办的“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丰宁非遗主题活动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传统手工艺、非遗美食、民俗展演等16个非遗项目,1200余件作品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示,包含丰宁满族剪纸、布糊画、丰宁铁艺灯笼等。 展厅内,丰 [详细...]
      2025/07/18 08:37:11 来源:中国文艺网 编辑:静愚
    1. “中国花釉陶瓷艺术作品巡展”(呼和浩特站)开幕
    2. 展览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7月15日,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指导,北京城市学院主办的“中国花釉陶瓷艺术作品巡展”(呼和浩特站)在呼和浩特市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北京城市学院文化遗产学部与北京陶瓷艺术馆联合承办,呼和浩特市美术馆协办,是全国巡展的第五站。   展览负责人李冰介绍了巡展项目的整体情况,“中国花釉陶瓷艺术作品巡展”是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 [详细...]
      2025/07/18 08:35:05 来源:中国文艺网 编辑:静愚
    1. 来西安逛机场里的博物馆
    2.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里的西部机场博物馆展示的出土文物。   “在机场里,也能逛博物馆!”南方游客李宇波来陕西旅游,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里,忍不住感叹。不远处,一座恢弘大气的仿唐式建筑映入眼帘,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今年2月,全球首个设置在机场内的在地文 [详细...]
      2025/07/18 08:32:3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静愚
    1. “一座项氏天籁阁,半部中华书画史”——纪念项元汴诞辰500周年
    2.    2025年暮春,我第一次踏上嘉兴的土地。不论是庄严的会堂,还是灯红酒绿的街巷,走到几处都听到“项元汴”这个名字。谁是项元汴?我赶紧查资料:原来他是明末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文化大名人,是富甲江浙一方的大商人,是一代鉴赏家、收藏大家、书画家。他所建私家藏宝馆曰“天籁阁”,所藏古籍善本,不仅与著名的天一阁齐肩,更有金石鼎彝、珍奇名玩、陶器瓷器、法书名绘、芸笺墨砚等等中华珍宝。尤其所藏书画珍品,更有中华书画史上很多名垂千古的 [详细...]
      2025/07/18 08:30:12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黛玉葬花”的视觉呈现流变
    2. 马来西亚彭士驎绘《黛玉葬花》(局部)。图片由作者提供   “黛玉葬花”堪称《红楼梦》中最富诗情画意,也最适合视觉呈现的场景之一,不仅引得很多丹青妙手描绘其情状,在民国时,甚至还有不少少女模仿梅兰芳的黛玉葬花扮相,去照相馆留下倩影。   在《红楼梦》中明确提及葬花场景的有两处:一是第二十三回,宝玉欲将桃花瓣抖入水中,黛玉劝他以绢袋收起埋入花冢,谓“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二是 [详细...]
      2025/07/18 08:26:45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1. “薪火传韵——十省美协主席作品特展”将亮相北京
    2. 前言 八十年前,中华民族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上奏响救亡图存的壮歌。硝烟虽远,精神永存。如今,书画频道以十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精品力作展览的方式,回望那段山河不屈的岁月,致敬永不磨灭的民族魂。 十位美协主席,怀揣着共同的赤子之心,以笔为枪、以墨为血,将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脉动熔铸于丹青,让民族的韧性化作山河壮丽,借今日之盛世图景,呼应先辈“愿以吾辈之青春 [详细...]
      2025/07/17 09:26:10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承山静水——李承志、李静中国画作品展”将开展
    2. 前言 承山皴墨藏齐鲁,静水留白见古今。在中国传统绘画的长河中,父子相传、父女相继的艺术脉络向来是文化传承的生动注脚。此次“承山静水”李承志、李静父女作品联展,既是两代人艺术生涯的一场对话,更是齐鲁绘画在当代语境下的文脉延续。 八十载人生旅途风雨漫漫,六十余载创作征程砥砺前行。李承志先生作为二十世纪山东山水画探索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艺术根系深扎于齐鲁文化的厚壤沃土,他以“皴墨凝魂”的 [详细...]
      2025/07/17 09:20:21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14(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