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版画史论研究步入专业化的思考—读《20世纪中国版画论评》感言(宋源文)
    2.   记得1995年5月,在北戴河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版画家会员代表大会上,齐凤阁同志系统地阐述了对版画理论建设的一些想法:从版画史、版画基础理论、版画批评三个方面,分析了版画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任务,指出版画理论研究不是权宜之计,不能仅随创作之后简单诠释,理论不仅应有自己的独立性、超前的创见性、而且须有战略的规划性与建设的目标模式,但目标的真正实现,只能靠扎扎实实的工作,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他的这些关于版画史论建设方面的宏观构想,是他从事版画史论研究十多年来获得的认识上的飞跃,   同时也是我国版画在新时代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基础课题。从那次会议 [详细...]
      2009/09/15 16:47:4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中国版画百年:1980-2000(作者:王 琦)
    2.   80年代与90年代是中国版画多向发展的繁荣阶段。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群体蜂起的活跃期(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半期),老版画家仍放射着夕阳的余晖,中年版画家进入创作盛期,各地版画组织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各种类型的版画展览激增,难以计数,新版材新技法的大量开发利用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局面,形成版画史上新高峰。二是视觉革命、语境变易的转型期(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初)。此期崛起的一批青年版画家观念新、勇于变革,他们对以往版画的表现生活、开掘主题已无兴趣,更重生命体验、理性追求与技艺探索,力图突破以往版画的视觉方式与图式结构,从传统的造型体系与色彩模式中脱出,而实现跨文化跨语系的整合、创造。 [详细...]
      2009/09/15 16:47:26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中国版画百年:1950-1979(作者:王 琦)
    2.   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是中国版画的成熟期。战乱结束,和平安定的环境为版画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虽然也不断受极左思潮的干扰,但已不像战争年代那样要求版画紧紧配合政治运动,就接受对象的精神需求而言,也主要不是宣传教育,而是愉情、审美。所以版画开始确立自身,由功利型转向审美型。一些版画家在创作上注重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审美愉悦性。题材由人物拓展到花卉、风景各领域,版种不光黑白版画继续发展,而且套色木刻普及,水印版画兴起,铜、石版画进步,麻胶版、玻璃版材等也相继被开发利用。正规版画教育的展开,为版画队伍不断输送专门人才,版画家的专业化大大提高了作品的专业品位。<br>   然而,60年 [详细...]
      2009/09/15 16:46:53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中国版画百年:1930-1949(作者:王 琦)
    2.   30年代初因鲁迅先生的倡导,创作版画兴起。其精神取向与社会的启蒙、救亡相一致,一批艺术学徒以描绘人民疾苦、民族危亡为己任,以宣传鼓励为宗旨,把艺术创作与劳苦大众联系起来,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与爱国热情。但因作者对民众的生活了解不够,理解不深,题材上存有狭窄、空泛之感,加之写实技巧不高,人物刻画不够具体、真实,而显现出概念化倾向。就表现形式而言,留有欧化模仿的痕迹,而缺少中国线刻艺术的简洁明朗。40年代是大陆版画的成长期。在创作上表现出两种类型:一种以揭露、批判为宗旨,其战斗精神与30年代的版画一脉相通,但在思想内涵的深化与艺术本体意识的增强两方面均有飞跃。另一种类型以肯定、赞颂为基调,通 [详细...]
      2009/09/15 16:46:22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中国版画百年:1900-1939(作者:王 琦)
    2.   中国作为木刻版画的发明国,其渊源可上溯到2000余年前。其间经历了唐代的普及、两宋金元的全面发展,直至明代的鼎盛时期,清末因石印等新印刷术的传入使木刻版画走向衰微。20世纪的前30年,版画处于平淡无奇的局面,书籍插图已很少使用刻版画,自绘、自刻、自印的创作版画虽有人尝试但尚未形成势头,只有民间木版年画以其拙朴的画风记述着审美情趣的演化与现实生活的变迁。此时的年画作坊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桃花坞、杨柳青、武强、潍县、开封、漳州、绵竹等重要产地影响大,画样多。除一些传统题材外出现了一种“改良年画”,内容有破除迷信、办学堂、提高女权、兴实业等反映社会进步的作品。辛亥革命后一 [详细...]
      2009/09/15 16:45:3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回顾与前瞻-中国版画百年(作者:王 琦)
    2.   中国版画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但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版画仍然是复制版画,自1931年起,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才开始了我国有创作版画的史页,到现在已经度过了70年的岁月。新兴版画和古代复制版画不仅在制作技术上有很大差异,而且在作为艺术的功能与现实意义上也有质的区别。新兴版画从它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它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30年代左翼美术的主力军。版画家是以艺术家和革命战士的双重身分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毫不含糊地以艺术作为战斗的武器,在思想教育战线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70年来,新兴版画都是在人民大众火热的斗争中成长、发展和仕 [详细...]
      2009/09/15 16:45:1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中国版画艺术:古代民间木版画
    2.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为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它不仅构筑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而且还构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民俗文化,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颁布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古代民间木版画就是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护。   追本溯源,谈及古代民间木版画,就得从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来看。如果没有受到印章与碑石雕刻等启发,以及具备了纸、墨和摩拓的基础,木版印刷的出现是很困难的,即使出现,也不会一开始就那样完善。就中国现有的历史资料看,在我国,隋唐 [详细...]
      2009/09/15 16:44:40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中国版画艺术:鲁迅的倡导和支持下的中国新兴版画
    2.   版画,是通过刻版或制版印刷而得。   现在世界所公认最早的一幅木刻版画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的《只树孤独图》。该画已相当成熟,因此,估计版画出现的时间可能更早。同时,研究者认为,中国最早的木刻版画都是作为书籍的插图,至明代万历年间达到了高峰。以后,为木版年画所取代,在近代金属制版和新的印制技术出现以后,木版年画又随之衰落。   30年代初,一批热血青年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在鲁迅的倡导和支持下,开始木刻创作,这是新兴版画的开始。新兴版画不仅以传统的木刻为基础,而且,也受到西方创作版画的影响,它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比较写实的手法,以极大的热情,表现现实 [详细...]
      2009/09/15 16:44:0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中国版画艺术:抗战解放后的中国木刻版画艺术
    2.   显然版画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1949年后,版画随着革命的胜利不仅取得了合法的地位,而且有着很高的地位。许多当年在延安和边区的木刻工作者,作为革命美术的元老,担任了美术界的各级领导,参与制定了发展美术的政策和方针,主导了新中国美术的发展。版画在新中国的发展,虽然没有像新年画和新国画那样出现轰轰烈烈、大起大落的场面,但基于革命美术的传统,它的平稳发展,一直受到美术界的关注。      新成立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下设了版画组,各艺术院校也设立了版画系、科,版画纳入了正常的发展轨道中。由于50年代初期新年画运动的开展,版画在一段时期内没有引人往目的表现,但是一些优秀的版画作品还是受到 [详细...]
      2009/09/15 16:43:38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1. 中国版画艺术:抗战时期的中国木刻版画艺术
    2.   鲁迅在1930年出版的《新俄画选》的《小引》中说:"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1930年2月21日,鲁迅在中华艺术大学作演讲,又指出:"版画的好处就在于复制,便于传播,所以有益于美术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一大批内地的版画家相继来到延安,温涛、胡一川、沃渣、江丰、陈铁耕、罗工柳、马达、陈九、力群、刘、张望等,成了延安美术的骨干力量。由于当时延安物质条件的限制,也因为革命事业的需要,以木刻为主的版画就成了延安美术的主要形式。1938年"鲁艺" 成立后,又培养出焦心河、彦涵、古元、夏风等青年版 [详细...]
      2009/09/15 16:43:17 来源:网络 编辑:国画家网

    Processed in 0.322(s)   8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