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28) "custom parameter invalid:tag" 艺术新闻--国画家网 -最大的国画艺术门户网站
#
    1. “观妙见真——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将在京开展
    2. 观妙见真——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策划: 黎秋果、贾景秀 出圈题字: 曾翔 观妙见真题字: 李文亮 海报设计: 李首龙 出品人: 叶辉、纪卫坡 参展艺术家: 李文亮、姚震西、刘墨、赵少俨、韩斌、陈昭 主办单位: 一境空间 协办单位: [详细...]
      2025/09/22 08:57:56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秋分乐丰收
    2. 秋分将至,我们也将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秋分”之“分”,既指昼夜均分,也意味着秋季过半。此时,正逢我国多地迎来“三秋”大忙——秋收、秋耕、秋种接连开展。田野上,金黄的稻浪翻滚待割,饱满的果实压弯枝头,农民们一边抢收成果、颗粒归仓,一边抓紧翻耕土地、播种越冬作物,在“收”与“种”的节奏转换间,书写对土地的敬畏、对未来的期盼。 回望千年画史,南宋画家马远的《踏歌图》轴与清代画家谢彬的《乡村风俗图》,恰似 [详细...]
      2025/09/22 08:53:16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艺术里的童真—​—雕塑《阿宝》创作随笔
    2. 阿宝(雕塑) 2025年 刘家宜 儿童题材的美术创作,是人类对生命原初状态温柔的凝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艺术家都试图通过孩童的形象捕捉最纯善的本质。 西方艺术史上,极为深入人心的儿童形象,莫过于小天使。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在《西斯廷圣母》中绘制的那两个小天使,乖巧地趴在栏杆上,天真无邪地望向圣母和圣婴的方向,等待圣母将圣婴送入凡间受难的那个时刻的到来,画面典雅、沉静而神圣,令观 [详细...]
      2025/09/22 08:51:31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刃刻显烽迹——汪刃锋版画作品中的悲愤与不屈
    2. 在血泊中战斗(版画) 20×18.8厘米 1939年 汪刃锋 汪刃锋(1918—2010)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中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他出生于安徽省全椒县,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际开启版画创作生涯,沿着鲁迅所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成长起来。面对侵略者的铁蹄,他以刻刀为武器,满腔热情地投入争取民族解放的事业之中,用犀利的笔法“从苦难中刻划出为全民族求生存的血路”,振奋了民族精神。因成就卓越,汪刃锋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在19 [详细...]
      2025/09/22 08:50:0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从石间到纸上—唐代石刻拓本的研究与活化
    2. 9月12日至10月12日,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主办、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的“从石间到纸上——唐代石刻拓本书法研究与创作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展出。展览精选110余件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藏唐代石刻书法拓本,并特邀11位当代书法家作品,通过“贞石证史——唐代石刻书法的历史脉络”“法度气象——唐代书体的范式流变”“古韵今声——当代书法的临古与创变”三大板块,全面展现唐代书法多元共生的艺术风貌与深厚的历史 [详细...]
      2025/09/22 08:42:20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从字内走向字外—​—书法经典的转译与活化
    2. 米芾行书《蜀素帖》 每位喜爱书法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静静地站在博物馆的玻璃柜前,在柔和的灯光下, 映入眼帘的是一件流传千载的书法名作。那是陆机的《平复帖》,抑或是王羲之的《兰亭序》。怎样欣赏这些经典之作?它们究竟好在哪里?古人为什么会这样写?诸如此类的疑问会不断涌入脑海中。 经典之作需要具备哪些标准和条件呢?单从字义上理解,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是 [详细...]
      2025/09/22 08:38:05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夏深耕:心襄万象 入于一笔
    2.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行草) 夏深耕 夏深耕的书法作品集付梓在即,可喜可贺。以书法表现人格美、人品美,是心灵的寻求与发展,是学问胆识的自我检阅,是对古今书家精神和技艺的吸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我超越”,精魂超然,神采照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深耕傲岸耿介,不善言辞,但一谈起自己钟爱的书法艺术,竟滔滔不绝。其翰墨最明显的特征是出于自然归自然,全篇乃至单字都充满精气神。于他而言 [详细...]
      2025/09/22 08:37:0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观念的演化:1980年代 以来的中国当代版画展
    2. 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观念的演化: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版画展”于9月6日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由天津美术学院主办,涵盖了170余位艺术家的近500件作品,系统回顾了中国现当代版画的历史发展进程。 展览由3个单元构成,其中,文献展单元展出了天津美术学院图书馆所藏的60余件版画精品。这些作品由策展团队从130余件版画馆藏中 [详细...]
      2025/09/22 08:35:4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春风画卷: 深圳美术的早期实践
    2. 深圳新拓区(国画) 1984年 苏华 深圳美术馆(前身为深圳展览馆)于1976年建馆,作为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初期唯一的美术展览机构,它不仅是艺术的陈列之所,更是城市记忆的容器和文化实践的现场。自建馆以来,深圳美术馆一直致力于中国美术的弘扬与传播,以及对深圳美术事业发展的梳理与研究。 近日开展的“深圳美术的早期实践——深圳美术馆馆藏 [详细...]
      2025/09/22 08:34:43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以“风骨”之作滋养岭南文化创新之路
    2. 报春图(国画) 120×240厘米 1975年 关山月 20世纪初的中国,在救亡图存与文明嬗变的激荡中,广东以其毗邻港澳、通商前沿的地理格局,率先成为中西方文化碰撞的中心。这片土地不仅孕育了时代变革的先声,更催生了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澎湃浪潮。从“美术革命”的号角到新中国艺术图式的构建,广东艺术家以“其命惟新”的自觉,将个人才情熔铸于民族命运的洪流,书写了一部兼具地域特质与国家叙事的视觉史诗。 [详细...]
      2025/09/22 08:33:39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11(s)   0 queries cached